在 2025 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半年总结推进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
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
成效,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全
区司法行政系统以“法治护航**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法治建
设、法律服务、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是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
案(2024-2026 年)》,建立法治建设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负
面清单“三项清单”,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
权重占比提升至 15%。上半年召开法治建设委员会会议 2 次,
协调解决重大法治事项 12 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研起草
《**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梳理涉企政策文件 156 份。建
立“立法直通车”机制,在**设立 5 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意
见建议 89 条,被上级采纳 12 条。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
抽查行政处罚案件 237 件,整改程序不规范问题 46 项。推行“首
违不罚”清单制度,对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领域 12 类轻微违
法行为免予处罚,涉及企业 53 家,减免罚款 182 万元。
二是服务经济发展展现新作为。组建“**法治服务团”,包
含律师、公证员、调解员等 120 人,为 127 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提
供“一对一”法律体检,出具风险提示报告 93 份。开展“优化
营商环境法律服务月”活动,举办企业合规培训 16 场,惠及市
场主体 800 余家。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
险的法律服务指引》,为 6 家出险企业提供债务重组法律服务,
涉及金额 4.3 亿元。建立“金融纠纷调解+司法确认”快速处理
机制,调解金融借贷纠纷 79 件,标的额 1.2 亿元。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取得新成效。深化“一站式”矛调中心建
设,整合法院、公安、信访等 12 个部门资源,上半年受理各类
纠纷 2136 件,调解成功 2012 件,成功率 94.2%。落实刑释解教
人员“必接必送”制度,上半年接收刑释人员 87 人,安置率
95.4%;接收社区矫正对象 123 人,解除矫正 76 人,重新犯罪
率 0.3%。开展“社区矫正规范执法年”活动,整改监管漏洞 11
处。
四是基层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投入专项资金 800 万元,完
成 6 个司法所标准化改造,配备智慧调解系统、远程会见设备等
信息化装备。全区 12 个司法所全部达到队伍专业化、业务规范
化、设施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民化、保障制度化“六化”
建设标准。新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阵地 11 处,总面积
达 1.2 万平方米。在**镇打造“乡村法治文化示范带”,融入**
民俗文化元素,年接待参观学习 2 万余人次。上线“**智慧司法”
平台,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 6 大服务模块,实现业务“一
网通办”。上半年平台访问量达 15 万人次,办理线上服务事项
3200 件,群众满意度 98.6%。
五是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开展“学习贯彻**·法治护
航新发展”主题教育,组织专题培训 8 期,覆盖干警 400 余人次。
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开展政治理论测试 3 次,平均成绩
92 分。举办“司法行政业务大比武”,设置调解技能、法律文书
制作等 5 个竞赛项目,评选业务标兵 20 名。选派 30 名骨干参加
省、市法治业务培训,3 人在省级竞赛中获奖。开展“正风肃纪
专项整治”,排查廉政风险点 28 个,制定防控措施 36 条。建立
“八小时外”监督机制,对干警社交圈、生活圈开展家访 60 人
次,未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对照**高质量发
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
法治建设与**发展需求存在差距。针对**“海洋经济”“临空经
济”等特色产业的立法调研不够深入,尚未形成系统性制度保障。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问题,上半年退回
修改文件仅占受理总量的 5%。二是法律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存
在差距。全区 80%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集中在核心区,**、
**等街道法律服务资源短缺,每万人拥有律师仅 2.1 名,低于全
市平均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匮乏,全区具备跨境贸易法律服
务资质的律师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