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XX 区供销社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
年工作部署
2025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
年,也是深化 XXX 建设的攻坚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
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供销
合作社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
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服务区域乡村振兴与经济建设大局。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主业主责,强化为农服务核心能力
一是完善农业绿色服务体系。紧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扎实推进农资供应网络优化升级,启动实施农资骨干网点标准化
改造工程,同步推进区域性农资仓储中心规划与建设。大力推广
应用环境友好型农药、高效缓释肥料、土壤保育微生物制剂及全
水溶性特种肥料等绿色农资产品,强化配套技术服务指导,逐步
实现重点区域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全覆盖。积极探索
“技物结合”“托管服务”等新模式,加快从传统农资销售商向
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二是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着力
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肉蛋奶的稳定有效供给,优化完善生猪定
点屠宰供应链管理,确保肉品源头品质可靠。全力推动“优质猪
肉”品牌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精细化分割、低温肉制品精深
加工及高端小包装产品线,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构建多元
化市场营销网络,稳步推进“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多渠道分
销”的新型运营模式,在核心商圈和重点社区布局品牌直营专营
店,同时高效整合商超、电商平台、机关食堂及餐饮企业等渠道
资源,持续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三是培育壮大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重点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探索推动跨地区、跨
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建设,有效提升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
争力。积极培育打造一批运行管理规范、产业优势突出、示范带
动显著的省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标杆,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合
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市场认知度的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
集群。四是全面履行粮食安全责任。依托专业化粮食流通企业载
体,坚决扛稳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不断加强粮食仓储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管理升级,显著提升仓储效能和应急
保障能力。严格执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优化完善储备粮轮换运
作机制。持续强化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全流
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与风险管控,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储存安全、管理规范,坚决守护好粮食安全底线。
二、畅通流通网络,优化农村服务供给
一是大力完善城乡商业服务网络。全面铺开乡镇超市标准化
改造工程,着力提升乡镇商业服务环境与承载功能。在原有基础
上,持续扩大生鲜产品进入乡镇超市和村级便民网点的覆盖范围,
切实解决农村居民购买“新鲜菜”的需求。不断拓展综合服务功
能,积极引入水电费代缴、通讯费充值、快递收发、小额金融等
多项便民服务事项,努力将基层服务网点打造成为集购物、生活
服务、社交于一体的“一站式”乡村生活中心。同时,在省市级
乡村振兴示范村等重点区域,稳步推进集商业零售、电商服务、
便民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有效延伸服务触
角,夯实流通网络末端基础。二是持续强化肉品质量安全监管。
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生命线,多措并举确保“放心肉”供应。积
极推动肉品全流程溯源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从生猪入厂
(场)检疫、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追
踪与管控,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在采购、检疫、
加工、配送等所有环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健全完善内
部质量管控体系。通过强化过程监督和加大抽检频次,确保年度
肉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高位水平,坚决守护好城乡居民“舌
尖上的安全”。三是加快健全基层药品保障机制。积极应对后疫
情时代新要求,着力提升农村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与应急响应
水平。动态优化基层网点药品供应目录,重点增加慢性病常用药、
儿科用药以及应急药品的配备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
日常用药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加快在人口集中、交通便
利的乡村地区增设定点药品服务点,显著缩小药品服务半径。同
步加强应急药品的储备管理,优化储备结构,完善储备调拨机制,
确保突发事件应急药品储备充足、调拨及时、保障到位。四是有
效激发城乡商业载体活力。顺应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趋势,通
过精准施策激活商业载体潜力。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引
进社区生鲜连锁、品牌便利店、体验式消费、智慧零售等新兴
商业业态,丰富市场供给层次。针对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中小
商户,适时调整优化网点租金标准,推出阶段性租金减免等普惠
性措施,切实降低商户经营成本,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市
场信心。加大特色商业街区培育力度,鼓励街区错位发展、突出
特色、提升品质,增强商业活力和吸引力,促进消费稳步增长。
三、立足绿色生态,打造生态宜居新环境
一是深入服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依托遍布乡村的经营服务
网点,持之以恒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废
弃物回收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回收处置长效机制。积极响应生态
岛建设对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要求,动态优化农资商品结构,
增加引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环保型肥料产品占比。
创新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农化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
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科学精准用药等全周期
技术指导与服务,着力推动农资销售与服务供给向科技支撑型转
变,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
用体系。在巩固提升原有电子废弃物规范化回收处置工作成效的
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积极响应地方政府部署要求,
主动承接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如废玻璃、废塑料、废纺织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