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
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只有通过发展新质生
产力实现对农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为工业和
其他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2025 年中央
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
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
保障。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以科技创
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阶段。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技术与
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助推我国农业加速向“高效、智能、绿色”
的现代农业转型。一方面农业领域颠覆性创新技术带来产业革命,
引发效率革命;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了管理和制度创新,由此
引发生产关系变革。通过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
治理创新”的农业农村发展新范式,构建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
型动力系统。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数字化、
智能化、绿色化构成了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数字化技术通
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据
驱动决策;智能化技术依托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等先进
手段,推动农业生产向精准化、自动化方向跨越;绿色化技术则
通过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生态循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实现
农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目前,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
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农民从“会种田”变为“慧种田”,种地养殖
更加高产高效。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优化乡村生产要素,构建新型生产关
系。通过培育具备现代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培养
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者,全面提高农
村经营管理水平;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现代经营
形式广泛出现,重构了农业生产组织体系。实践中,各类数字乡
村管理平台为乡村装上“智慧脑”、安上“千里眼”、加上“神经
元”,让乡村治理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乡村居民创造一
个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