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政法委书记在政法系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政法委书记在政法系统应急 处突能力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县政法系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培训 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提升全县政 法系统应急处突工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 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应急处突能力是政法系统维护社会 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核心本领,是应对各类突 发风险挑战的关键支撑。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社会矛盾多发高发、风险隐患交织叠加 的复杂局面。各类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不断增 强,对我们政法系统的应急处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 面,我就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应急处突“思想根基” 应急处突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 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才能在行动上有的放矢、应对自如。我 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维护全县社会 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应急处突工作的重 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应急处突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 行动自觉。 (一)认清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我县面临的应急处突形势也不 容乐观。从政治安全领域来看,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县的渗 透破坏,通过各种手段煽动闹事、制造事端,企图扰乱我县政 治稳定大局。从社会稳定领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展,各类利益诉求交织叠加,征地拆迁、涉法涉诉、劳资纠纷 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且呈现出组织化、规模 化、极端化的趋势。从公共安全领域来看,安全生产事故、食 品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夏季 的到来,暴雨、洪水、雷电等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给人民群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 脑,充分认识到应急处突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始 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明确核心要求,把准行动方向 应急处突工作的核心要求是“快速反应、科学处置、高效应 对”。快速反应,就是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掌握情 况、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确保应急处置工 作迅速启动、有序开展。科学处置,就是要遵循突发事件的客 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确保 处置工作精准有效、合法合规。高效应对,就是要整合各方资 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确保突发事件 得到及时控制、妥善处理。我们要始终牢记应急处突工作的核 心要求,把准行动方向,不断提高应急处突工作的科学化、规 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内生动力 应急处突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 作,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我们每 一位政法干部都要强化责任担当,把应急处突工作作为自己的 重要职责,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要树立正确 的政绩观,把应急处突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做到守土有 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加强对应急处突知识的学习和培 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以更加饱满的 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投入到应急处突工 作中去。 二、健全指挥体系,打造应急处突“中枢大脑” 指挥体系是应急处突工作的核心和中枢,直接关系到应急处 置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们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 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处突指挥体 系,确保指挥有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一指挥平台 要加强应急处突工作的顶层设计,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 的指挥体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相关部 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处突指挥中心,建立“统一领导、分级 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处置架构,确保全县突发事件处置工 作政令畅通、响应迅速。同时,整合公安、消防、应急管理、 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应急资源和信息,运用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搭建智能化统一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跨部 门、跨层级的信息实时共享、资源动态调配与协同作战。此 外,制定完善应急指挥平台运行规则和工作机制,细化各部门 职责清单,明确事件接报、研判、决策、调度等全流程操作规 范,通过定期演练优化流程,确保指挥平台在突发事件中高效 运转。 (二)完善分级负责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要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处突工作机制,明确 县、乡、村三级应急处突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县级层面要加强 对全县应急处突工作的统筹规划、指挥协调和监督指导,制定 完善全县应急处突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 和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全县应急处突工作的整体水平。乡级层 面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工作机 构,制定完善本辖区应急处突预案,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排查预 警和前期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村级 层面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提 高村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事件 隐患,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凝聚应急处置合力 应急处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 合、协同作战。一要建立健全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公 安、消防、应急管理、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民政等部门之间 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搭建应急指 挥信息平台,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配 合、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工作格局。二要加强与军队、武警部 队的联系沟通,建立军地应急联动机制,完善情况通报、联合 演练、力量调用等制度,充分发挥军队、武警部队在抢险救 援、秩序维护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制 定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突工作指引,通过政策激励、专业培训 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参与应急处突 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力量建设,夯实应急处突“基层基础” 应急处突力量是应急处突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要坚 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加强应急处突专业队伍和 基层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处突工作的实战能力。 (一)打造专业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要加强公安特警、消防救援、应急管理等专业应急队伍建 设。一方面,需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根据实战需求精准采购先 进的应急救援设备,如高机动性特种车辆、生命探测仪、智能 通讯终端等,确保装备体系化、智能化。同时,建立常态化专 业训练机制,结合县域灾害风险特点,定期开展跨区域、跨部 门实战演练,通过模拟地震救援、危化品泄漏等复杂场景,锤 炼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另一 方面,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理论授 课,组织骨干赴先进地区交流学习;通过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和 技能竞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持续提升队伍业务素质和 实战水平。此外,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将训练成果、处置成效 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表彰奖励、职级晋 升等方式,充分激发专业应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基层应急力量,提升基层处置水平 基层是应急处突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应急力量的强弱直接 关系到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一方面,要加强乡镇(街道)、 村(社区)应急力量建设,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 有预案、有物资、有演练”的标准,建立健全基层应急工作机 构;同步配备消防器材、急救包、通讯设备等必要的应急物资 和装备,定期更新维护。另一方面,分层分类开展基层干部应 急管理专题轮训,通过情景模拟、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方 式,提升基层干部的应急指挥和群众动员能力;同时面向群众 开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科普讲座,提高全民应急意识。 此外,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 范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应急处突工作,形成群防群治的良 好局面。还要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送 流程、时限和责任人,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全面报 告,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三)发展社会应急力量,构建多元参与格局 社会应急力量是应急处突工作的重要补充,在基层响应、资 源整合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 志愿者等参与应急处突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应急力量登记注 册、培训管理、考核评估等制度。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社会应急 力量的发展,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对社会 应急力量的指导和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装备和资金支 持。依托专业应急培训机构开展定期轮训,配备符合实战需求 的应急装备,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其日常运行和应急行动,切 实提高社会应急力量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建立社会应急力量 与专业应急队伍的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常态化联合演练和磨 合,明确职责分工,优化响应流程,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形成 多元参与、优势互补的应急处突工作格局。 四、提升实战能力,磨砺应急处突“过硬本领” 实战能力是应急处突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我们要坚持“实战 导向、问题导向”,加强应急处突实战训练和演练,不断提升 应急处突实战能力。 (一)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突发事件预判能力 监测预警是应急处突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要建立健全全领域、全时段、全要素 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领域 的动态监测,通过网格化管理、群众举报等多种渠道,及时发 现和掌握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隐患。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加强 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综 合考虑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划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