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培育壮大产业链
链主企业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
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省《政府工作报告》
也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
体。当前,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下,XX县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面临科技含量
低、产业链条短、集聚能力弱、规模体量小等问题。因此,培育、发展和壮大产业
链“链主”企业,是落实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思路,构建区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
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必然选择和关键所在。下面,我谈几点浅
见,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凸显“链主”担当,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与发展
环境,培育、发展和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刻不容缓。“链主”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核
心力量,对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增强产业循环内生动力、稳固国家和区域产业链
供应链,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头羊”“压舱石”和“加速器”作用。目前,我区聚焦六大重
点产业链,确定了六家产业链“链主”企业。这些“链主”企业应勇挑重担,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在产业链的构建、延伸、完善和强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切实扛起产业
发展的大旗。同时,企业家们要以行业优秀企业为榜样,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
神,秉持科技兴企、产业报国的理念,全力以赴将“链主”企业和产业链做实、做强、
做优、做大。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与时代、国家同频共振,与行业、市场紧密相
连,构建产业链体系内的理念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共同推动产业持
续健康发展。
(一)领航产业方向,引领创新发展潮流。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链主”企
业应将技术研发作为核心任务,持续增加研发资金投入,确保投入比例高于行业
平均水平,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优化研发资金的分配结构,重
点支持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发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技术创新成果
的转化。二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搭建企业内部研发平台,整合企业内外部创
新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等,打
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技术引领能力。三是推
动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
作,促进创新技术在产业链内的快速应用和推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
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整合产业资源,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一是优化产业链布局。“链主”企业
应立足产业发展全局,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合理规划产业链布局,引导
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产业集群,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整体
竞争力。二是加强产业协同合作。发挥“链主”企业的核心纽带作用,组织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协同营销等活动,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资
源整合,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运作,提升产业整体协同效率和市场响应能
力。三是培育产业配套体系。加大对产业链配套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相关
企业围绕“链主”企业开展专业化配套生产,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提高产业本地化配
套率,增强产业集群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三)拓展产业市场,提升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链主”企
业要积极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遇,加强市场调研与分析,制定精准的市场拓
展策略,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产业发展空间。二
是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培育与塑造,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水平、加强
品牌宣传等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品牌影响
力,以品牌引领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产业融合
发展新模式,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跨界合作,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技术产
业等深度融合,拓展产业边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产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推动“五链”协同,激发产业澎湃动能
大力培育、发展和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解决当前存在的“低、短、弱、小”问
题,关键在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数智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有机统
一,形成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创新链:布局前沿,驱动产业升级。一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链主”企业
应统筹协调各类创新资源,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引导创新
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聚,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
坚实的资源保障。二是加强创新合作网络建设。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创
新企业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合作网络,促进创新要
素的跨区域、跨组织流动与共享,提升产业创新的开放性和协同性。三是推动创新
成果产业化应用。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对创新成果的筛选、评估和推
广应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进程,将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产业链:拓展延伸,提升产业韧性。一是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链
主”企业要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加
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自身在关键环节的掌控能力,确保产业链的安
全稳定运行。二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
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支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