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落实作风建设精神禁止违规吃喝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期,各地深入开展落实作风建设精神的工作,尤其在禁止
违规吃喝问题上持续发力。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纪律作风的严格
要求,更是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重要举措。在推进过程
中,我们要深刻领会相关政策精神,也要警惕在执行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层层加码”等错误倾向,确保工作既能有效遏制违规吃
喝歪风,又不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接下来,我将结合当前
形势,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这项工作中的任务与要求。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
实作风建设开局破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违规吃喝问题仍时
有发生,一些党员干部“吃心不改”,顶风违纪。就在开展深入
贯彻作风建设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河南罗山县、湖北黄梅县、安
徽宿松县千岭乡等地连续发生违规聚餐饮酒致人死亡事件。这些
事件性质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教训极为惨痛,严重损害了
党的形象,消解了群众信任。
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它是“四风”滋长的温床、腐败萌
发的土壤。公款宴请背后可能藏着权力寻租,酒桌应酬之中或许
裹着利益输送。在“觥筹交错”间,纪律底线被悄然瓦解,权力
公信也受到侵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不仅违反了
党纪国法,更严重破坏了党风政风,滋生助长腐败现象,若任由
其发展,必将严重危害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
二、全面剖析违规吃喝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是思想防线失守。从根本上来说,违规吃喝问题的出现,
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缺失、纪律意识淡薄。他们心无定
力、心存侥幸,没有真正将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面对诱惑时,无法坚守原则,轻易地就突破了纪律的红线。
二是畸形社交文化作祟。“酒桌上好办事”“不喝不亲近、不
醉不真诚”等错误观念在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种“酒桌文
化”与“圈子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交生态。在
这种环境下,“酒量”被等同于“能量”,“能喝”被看作“能
干”,“入局”被视为“入圈”。一些党员干部或是主动迎合,或
是被动卷入,在推杯换盏中搞所谓的“感情交流”“权力运作”,
逐渐迷失了自我。
三是监管存在漏洞。随着违规吃喝行为变得越来越隐蔽,查
处的难度也日益增大。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全面从
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缺失,制度执行不到位,严的氛围没
有真正形成。这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认为自己的违规行
为不会被发现,从而导致规定归规定、吃喝归吃喝的现象依然存
在。
三、切实抓好违规吃喝问题的整治工作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我们要以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作风建设
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