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副书记、县长在全县
基层减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县基层减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
关于基层减负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问题,部
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县上下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扎实的作
风,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赋能增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基层减负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基层减负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
梢,基层单位直接承载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防止形式主义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这一重要论述直指当前基层
治理中的痛点。现实中,部分地区的文山会海现象出现反弹,各类台账报表要求过
度留痕,多头重复考核让基层疲于应付。x乡镇干部反映,仅迎接一次检查就需要
准备32类档案材料,这种异化的考核方式已严重背离工作初衷。我们必须清醒认识
到,减负工作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效能和群众基础。要通过建立科
学的工作评价体系、推行电子化办公等举措,真正把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放出
来,使其能够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基层减负是释放发展动能的关键举措。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
段,乡村振兴、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亟需基层干部冲锋在前。但调研发
现,x些部门仍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的官僚主义作风,一个项目要经历x个层级会议
讨论,导致政策红利在传导中层层衰减。x工业园区反映,干部xx%的工作时间消耗
在填表报数上,严重挤占了服务企业的时间。减负绝不是降低工作标准,而是通过
重构工作流程实现效能革命。要建立多考合一的整合机制,推行无会日合并开会等
制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共享,让干部从围着表格转变为围着项目转,切实
将制度性减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三)基层减负是重塑党群关系的重要纽带。当社区工作者忙于制作精美的
迎检画册时,孤寡老人的送餐服务就可能出现延迟;当村干部耗费整天整理台
账时,农田水利的修缮工作就可能被搁置。这种本末倒置的工作方式,本质上是
对群众路线的背离。x县推行减证便民改革后,基层开具证明事项由xxx项压减
至xx项,干部每周入户时间增加x小时,群众满意度提升xx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只
有坚决砍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杜绝上级部门甩锅式问责,才能让干部真正沉到一
线。要建立群众满意度+工作实绩的双重考核标准,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基层工
作回归服务群众的本源,让党的执政根基在减负增效中愈发坚实。
二、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破解基层减负痛点难点
(一)以刚性约束整治文山会海,推动基层减负增效。针对基层干部长期困于
案牍劳形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全流程管控机制。在文件管理方面,创新实施双审核
一备案制度,所有下发文件必须经过必要性审查和合法性审核,并在县委办公室备
案留痕,从源头上杜绝了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怪圈。全县发文数量
同比下降xx%,其中要求基层报送材料的文件减少xx%。会议改革推行三定标准,定
频次、定时长、定范围,将xx个部门例会整合为xx个专题协调会,累计节省会议时
长xxxx小时。特别在督查检查环节,建立“白名单+黑名单”制度,列入白名单的xx项
督查事项全部实现无纸化核查,而擅自开展的xx项督查被列入黑名单通报批评,真
正让干部们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
(二)以数据赋能破解过度留痕,重塑基层工作生态。我们运用数字化手段
重构工作流程,建成全县统一的智慧基层数据中台,归集xx个部门的xxx类基础
数据,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过去需要填报的xx套报表精简为x张核心数据
表,村级组织平均每月减少填表工作量xx小时。针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指尖负
担,开展清风APP专项整治,关停xx个僵尸系统,整合x个同类平台,建立准入退出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