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村“两委”换届选举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村“两委”换届选举的调研报告 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 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今年是我县村级党组织领 导班子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年,如何选出一批信得过、素质 硬、用得上的优秀村干部,事关全镇的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和农 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实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村级 党组织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按照《XX 县村“两 委”换届选举工作县级领导联系点包抓工作方案的通知》(靖换 届办发〔2018〕1 号)要求,镇人大成立了村“两委”换届调研组, 深入到全镇 7 个行政村采取入户走访、群众座谈等形式,广泛征 求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对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 和建议,就选举的不利因素、突出问题、上届村委会的运转情况、 选民的参与态度、参选人数、后备干部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 解,掌握了换届选举前的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换届选举进展情况 目前我镇村“两委”换届工作正在健康有序进行,其中 5 个 村已经顺利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并成立村委换届选举委员会,预 计 5 月底完成村委换届;剩余一个村(银湾村和许台村合并成立) 由于涉及行政村区划调整,村支部候选人已经产生,预计 6 月初 完成村两委换届。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宗族观念严重 虽然农民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但宗族因素对村民的影响并 未消失,仍然影响着村民的行为,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健 康发展。我镇部分村在选举中存在几大姓候选人相互竞争,后面 宗族人员推波助澜,选举过程充满火药味。这种宗族宗派行为在 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两委”换届选举,造成同姓党员中的候选 人容易当选,真正有能力、素质高的单门小姓党员却不一定当选, 影响了支部选举的公正性。 (二)后备干部培养不足 大部分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 “领头雁”作用不明显。有的村现有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历 偏低,村级后备干部资源普遍缺乏,选择余地不大,即使有年纪 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年参加竞选,也会因为多年读书在外, 不在村上居住,缺乏群众基础,同时缺乏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而 难以被选出来。因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难以实现。 (三)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减少 农村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减少,选举竞争不激烈,主要原因有: 一是村干部选拔标准更加规范统一。根据村干部从事农村工作的 实际工作要求,选拔干部的标准开始从年龄、思想、文化、能力 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更高,符合条件的人选更少。二是培养力度不 够。近几年来对农村后备干部培训、培养力度不够,能选拔到村 班子岗位上的人很少。三是人才流失严重。一些文化素质高、懂 经济、会管理的“能人”不愿意当“村官”。还有一些人,一怕 当干部干工作得罪人;二怕耽搁了自己的事,影响自己致富;三怕 干工作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因而不愿意当村干部。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