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某区防汛排涝、淹积水治理、河道行洪
及设施联排联调工作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某某书记,某某区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区当前防汛排涝、淹积水治理、河道
行洪安全保障以及防汛设施联排联调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
题及下一步打算,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当前工作进展与成效
入汛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区防
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街道迅速行动,立足于“防大汛、
抢大险、救大灾”,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核心目
标,扎实推进各项防汛备汛工作,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
(一)防汛责任体系进一步压实。
及时调整充实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明确了以行政首长
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
全区 X 座中小型水库(含小坝塘)、X 条主要河道(某某江、
金汁河、东干渠等)、X 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X 处城市易涝
积水点均落实了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并在关
键位置进行了公示。
修订完善了区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山
洪灾害防御预案以及城市内涝应急处置预案,各街道、相关部门
也相应完善了本级预案。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预案体系。
(二)隐患排查整改持续深入。
汛前大检查:3-4 月,区防办组织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开
展了全覆盖、拉网式的汛前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了水库大坝、
溢洪道、放水设施的安全状况;河道堤防、护岸的完好性及行洪
障碍物清除情况;城市排水管网、泵站、雨水篦子的通畅性;地
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在建涉水工程度汛措施落实情况等。共
排查出各类隐患 X 处。
隐患整改销号: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
已完成整改 X 处,剩余 X 处正在抓紧整改或落实应急度汛措施
(如:XX 街道 XX 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落实监测员和预警设备,
制定了转移路线;XX 路下穿隧道积水点已预置移动泵车并安排
专人值守)。
重点区域盯防:对北部水源保护区(松华坝、滇源、阿子营)
的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建成区内的 59 处历史易涝积水点
(特别是拓东、金辰、青云、龙泉等街道的 18 处重点点位,如
金星立交下层、北京路延长线部分路段、部分老旧小区低洼地带
等)、地铁站点、地下车库、下穿隧道、危旧房屋、建筑工地深
基坑等重点部位,落实了常态化巡查和强降雨期间的专人盯守制
度。
(三)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建设稳步推进。
管网清淤维护:去冬今春,组织力量对城区 XX 公里主次干
道排水管网、X 万余个雨水篦子进行了全面清淤疏浚,重点保障
了主通道的畅通。今年计划实施的 XX 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网
修复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部分路段已完工。
易涝点治理:针对历史积水“顽疾”,坚持“一点一策”:
工程措施:去年完成的 XX 路排水管网扩容工程,在今年几
次强降雨中效果初显,未再发生严重积水;XX 片区排涝泵站升
级改造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调试;XX 调蓄池建设项目已启动
前期。
应急措施:为 18 处重点易涝点制定了详细的应急处置卡片,
明确了责任人、应急队伍、强排设备(移动泵车 X 台、抽水泵
XX 台)布设位置、交通疏导方案等。
“海绵城市”理念融入:结合城市更新、道路提升改造等项
目,在 XX 公园、XX 小区、XX 道路等区域,推广建设透水铺
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累计增加透水面积约
XX 万平方米,增强源头减排能力。
(四)河道行洪安全保障有力。
河道清障:组织开展了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重点清理
某某江、金汁河、东干渠等主要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规种植、临
时搭建、垃圾杂物等行洪障碍物,累计清理河道 XX 公里,清运
垃圾杂物 XX 吨。
堤防巡查加固:加强河道堤防、护岸的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
对巡查发现的 XX 处堤防轻微损毁、渗漏点等进行了应急加固处
理。汛前完成了 XX 段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主体工程。
水库科学调度: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松华坝水
库等重要水源工程在确保供水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雨情预报,及
时进行预泄腾库,预留防洪库容,充分发挥水库的拦洪削峰错峰
作用。目前全区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五)监测预警与联排联调体系初步构建。
监测预警能力提升:
站点加密:全区已建成自动雨量监测站 X 个,河道水位监
测站 X 个(主要分布在某某江、金汁河、东干渠关键断面及支
流入汇口),水库水位雨量监测站 X 个。今年新增布设了 X 个内
涝积水监测点(主要在下穿隧道和重点易涝区域)。
信息整合:基本建成了区级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初步整合接
入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市气象局 X 部雷达数据)、水文监
测数据、积水点监控视频(接入公安、城管视频 XX 路)、水库
河道实时信息、应急资源信息等。
预警发布:建立了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可通过短信平台(覆
盖各级责任人 XX 余人)、微信群、部分街道应急广播等渠道发
布预警信息。与区融媒体中心建立了信息发布联动机制。
联排联调机制运行:
指挥中枢:区防办(区水务局)作为日常协调机构,在强降
雨期间承担联调指挥任务。
调度原则:初步建立了“上蓄、中疏、下排”和“蓄泄兼筹、
以泄为主”的调度思路。重点加强某某江、金汁河、东干渠等骨
干河道的联合调度,根据上游来水和城区降雨积水情况,及时指
令相关闸坝、泵站启闭。
部门联动:与区气象局建立了每 3 小时滚动会商机制(遇强
降雨加密);与区应急局、区城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住建
局、区交警大队、相关街道建立了积水信息共享和应急响应联动
群组。例如,当气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或某易涝点积水达到 XX
厘米时,将自动触发多部门应急响应流程。
实战检验:在应对 X 月 X 日、X 月 X 日等几次较强降雨过
程中,联调机制初步发挥作用,指令传递、闸泵操作、积水抽排、
交通疏导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