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
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大力度、更
实举措、更优作风,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下
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过去一年,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近年来,县委、县政
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
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政策供给更加精准。出台《优化营商环
境若干措施》,围绕企业开办、项目审批、融资支持等关键环节,推出**条硬核举
措,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惠及市场主体1500余
家。二是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天缩短
至**天,12345热线办结率达**%,企业满意度达**%。三是法治保障不断强化。建
立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场,化解涉企纠纷**起,破获侵
害企业权益案件**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明显
增强。四是亲清政商关系逐步形成。建立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名县级领导
包联**家重点企业,累计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用电等问题**余个;开展“政企早
餐会”“企业服务日”等活动**场,搭建起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平台。这些成绩的取
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二)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营商环境仍存在突出短板。在肯定成绩的同
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市场主体的期待相比,我县营商环境
仍有不小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把管理当权力、
把服务当负担,对企业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习惯
于“按惯例办”“按文件办”,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甚至出现“中梗
阻”踢皮球现象。二是服务效能需提升。虽然审批时限大幅压缩,但体外循环“隐性
审批”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事项仍需企业多头跑、反复跑;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不
高,网上办事功能不完善,部分老年人、特殊群体面临数字鸿沟。三是要素保障有
短板。土地指标紧张,部分重点项目因用地问题迟迟无法落地;融资渠道单一,中
小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突出;人才引进困难,企业用工难、技术
人才短缺现象普遍。四是法治环境需优化。执法随意性较大,个别部门存在以罚代
管“一刀切”执法现象;涉企案件办理效率不高,企业维权成本较高;政策落实最后
一公里不畅,部分惠企政策“藏在柜子里、写在文件上”,企业知晓率、享受率低。五
是市场主体感受度不强。根据第三方评估,我县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总体满意度
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尤其在政务服务、要素保障、法治环境等方
面,企业反映问题较为集中。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
决。
(三)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必须以更大决心攻坚突破。营
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县域发展的软实力。当前,区域竞争已从“政策优
惠”转向“环境优劣”,谁能在营商环境上抢占先机,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
动。从我县看,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省和市部署的政治任务,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全县上
下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以等不起的
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
二、聚焦重点、靶向发力,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
焦市场主体关切,抓住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营商环
境的第一窗口,必须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
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年底前实现县、
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扩大至**项;推行“容
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度,对非核心材料实行先办后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再压
缩**%;建立“项目管家”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全程代办,确保项目从签约到
开工不超过**天。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升级改造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
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在政务大厅设置“老年人服务专窗”“特
殊群体服务岗”,配备导办员、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三是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评价结果与部门考
核、干部晋升挂钩;建立“局长坐窗口”制度,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1天到服务窗
口值班,现场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企业代表体验办事流程,查找堵点痛点。
(二)以要素保障为重点,打造支撑有力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营商环境的
核心,必须聚焦企业用地、融资、用工等需求,强化要素保障,降低企业成本。
一是破解用地难题。建立土地储备一张图,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推行标准地
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盘活存量土地,对闲置低效用地开展专项清理,通过腾
笼换鸟、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缓解融资压力。设立企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