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妇联主任在未成年人
保护工作联席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朋友们:
今天,我们满怀责任与使命召开这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席
会。这是关乎我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键会议,意义重大而
深远。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不仅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殷切期盼,更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推
动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我区在未成年人保护工
作上持续发力,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织密未成年人
保护网络。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
动50余场,覆盖全区中小学生超3万人次;在困境儿童帮扶领
域,累计为200余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基本生活保
障,提供学业资助和心理疏导;在校园安全整治上,联合公
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消除校园周边安全隐
患80余处。然而,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网络侵害、心理问
题、家庭监护缺失等新老挑战交织叠加。例如,去年我区受理
未成年人网络诈骗、网络欺凌案件同比上升30%,未成年人心理
健康问题咨询量增长45%,家庭监护缺失导致的不良事件时有发
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接下来,我想围绕如何进
一步凝聚合力、创新机制,全方位筑牢我区未成年人保护防
线,谈几点意见。
一、筑牢思想根基,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向
未成年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
期,筑牢他们的思想根基,才能引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
成长。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发力,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的思
想素养。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树立正确的理
想信念,就如同在心中播下一颗健康的种子。一是开展红色教
育活动,传承革命精神。组织未成年人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
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让他们聆听革命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
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二是组织榜样学
习宣传,树立正确偶像。通过讲述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
好人的先进事迹,让未成年人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明白什么
是真正的价值追求,树立起正确的偶像观。三是举办主题演讲
比赛,抒发爱国情怀。以“我爱我的祖国”“强国复兴有
我”等为主题,举办演讲比赛,让未成年人在准备和演讲的过
程中,深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塑造高尚人格
品德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德修养能让未成年人在成长道路
上走得更稳、更远。一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授未成年人基
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让他们在日常言行中养成礼貌待人、尊重
他人的好习惯。二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奉献精神。鼓励
未成年人参与社区服务、关爱老人、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
动,在付出中体会奉献的快乐,培养社会责任感。三是进行诚
信教育引导,树立诚信意识。通过讲述诚信故事、开展诚信主
题活动,让未成年人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四是强化感恩教育实践,懂得珍惜回
报。引导未成年人感恩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
爱,通过为父母做家务、向老师表达感谢等方式,将感恩之心
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开展法治知识普及,增强守法意识
法治是社会的基石,让未成年人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
念,才能让他们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成长。一是邀请法律专家
授课,解读法律条文。定期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
业人士走进校园,为未成年人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让他们了解法律的边界和
自身的权利义务。二是组织模拟法庭活动,体验法律程序。让
未成年人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等角色,模拟法庭审
判过程,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增强对法律程序的
理解。三是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吸取违法教训。选取与未成年
人相关的典型案例,组织他们进行分析讨论,让他们明白违法
犯罪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四)推进科学文化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科学文化知识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学
习,才能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适应社会发展。一是举办学科知
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定期举办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学科知识竞赛,为未成年人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他们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培养科学精
神。通过科普讲座、科技展览、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让未成
年人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是组织文化
艺术展演,提升审美水平。鼓励未成年人参与绘画、书法、音
乐、舞蹈等文化艺术活动,并定期举办展演,让他们在艺术熏
陶中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四是开展体育竞技比赛,增强
身体素质。举办田径、球类、武术等体育竞技比赛,让未成年
人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
识。
二、维护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成长权益不受侵害
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
害。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底线和基础。
(一)健全权益保护机制,织密防护网络
完善的权益保护机制是未成年人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前
提,只有机制健全,才能形成全方位的防护网络。一是建立多
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保护合力。加强妇联、教育、公安、司
法、民政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
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
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隐患。建立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监测
预警平台,整合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信息,对可能出现的
权益侵害问题及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三是制定应急
处置预案,快速应对突发情况。针对未成年人被拐卖、虐待、
校园欺凌等突发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各部门
的职责和处置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有
效处置。
(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杜绝校园侵害
校园是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
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加强管理,杜绝校园侵害。
一是完善校园安保设施,筑牢物理防线。在校园内安装监控摄
像头、门禁系统、报警装置等安保设施,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
控,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的校园环境。二是建立校园欺凌防治
体系,遏制欺凌行为。成立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小组,制定防治
方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欺凌事
件,保护被欺凌学生的权益。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饮
食安全。严格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材采
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确保
未成年人饮食安全。四是规范教学活动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加强对体育课、实验课、课外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明
确教师的安全责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关注特殊群体权益,给予重点关爱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权益更容易受
到侵害,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一是建立特殊群体
档案,掌握基本情况。对辖区内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进行全面
排查,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学习情况
等,为开展精准帮扶提供依据。二是实施生活救助措施,保障
基本生活。对家庭困难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及时落实低保、
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生活救助政策,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
到保障。三是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呵护心理健康。针对特殊群
体未成年人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为他
们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保
持心理健康。四是提供教育帮扶支持,保障受教育权。对于家
庭困难、残疾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采取减免学费、提供助学
金、安排特殊教育等措施,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四)畅通权益救济渠道,及时化解纠纷
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有畅通的救济渠
道,让他们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一是设
立维权热线电话,提供咨询服务。开通专门的未成年人维权热
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接听,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供法律
咨询、求助指引等服务。二是建立快速受理机制,及时处理诉
求。对于未成年人的维权诉求,要做到快速受理、及时调查、
妥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三是提供法律援
助服务,保障诉讼权利。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情况的未成年
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聘请律师,代理诉讼等法律
事务,保障他们的诉讼权利。
三、优化成长环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良好的成
长环境能够滋养未成年人的心灵,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我
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一)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净化成长空间
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必须进行
彻底整治,为他们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成长空间。一
是清理违规经营场所,消除不良影响。对校园周边的网吧、游
戏厅、歌舞厅等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场所进行严厉查处和清
理,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健康出版物的商店进行整治,消
除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二是规范交通秩序管理,保障
出行安全。在校园周边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安排交警或志愿
者在上下学高峰期维护交通秩序,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确保未
成年人出行安全。三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整洁环境。组
织环卫工人对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扫,及时清理垃
圾和杂物,定期进行消毒杀菌,营造整洁卫生的环境。
(二)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筑牢网络防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
大,必须规范网络文化传播,为未成年人筑牢网络防线。一是
加强网络内容监管,过滤不良信息。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
度,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进
行过滤和屏蔽,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二是引导未
成年人合理上网,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活
动,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
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信息。三是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提高防
范意识。向未成年人宣传网络诈骗、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
等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三)加强社区环境建设,打造温馨家园
社区是未成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社区环境建设,打造
温馨、和谐的社区家园,能让未成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一是
完善社区文化设施,丰富文化生活。在社区内建设图书馆、阅
览室、活动室、健身器材等文化体育设施,为未成年人提供学
习、娱乐、健身的场所,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二是开展社区
文化活动,增进邻里关系。组织社区内的未成年人开展文艺演
出、体育比赛、亲子活动等文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交
流、增进感情,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三是加强社区治安管
理,保障居住安全。加强社区治安巡逻,安装监控设备,打击
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
(四)推动社会风气改善,弘扬文明新风
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对未成年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