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5年上半年国企建筑行业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5年上半年国企建筑行 业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2025年上半年,**建筑集团党委始终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系统地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精准地落实党中央关 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 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一重要使命任务,紧密贴合 国企建筑行业在深化改革进程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情 况,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全方位强化阵地管理,积极防范并化 解各类风险。现将相关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 (一)工作成效与亮点 1.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的要求下,集团党 委积极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活动,共计12次,广泛覆 盖党员干部达1800人次。在学习过程中,重点聚焦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安全生产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等一系列至 关重要的论述。通过深入学习这些论述,党员干部们深刻理解 了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使命担当,进一步明 确了在建筑行业中如何将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推动 企业向着更加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方向发展。二是借助纪念新 中国成立76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 节点,集团精心组织了“红色工地”系列活动。在这一系列活 动中,集团在32个重点项目设立了“党建文化长廊”。这 些“党建文化长廊”犹如一个个流动的红色课堂,将党的创新 理论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带到一线施工现场,深入到各个班组 之中。通过展示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以及建筑行业中的模 范事迹等内容,不仅丰富了一线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在 潜移默化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让广大员工在繁忙的 工作之余,能够随时接受党的思想洗礼,增强对党的忠诚和对 企业发展的信心。 2.压实责任链条,完善制度体系。一是集团对《意识形态工 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修订后的细则中,明 确而细致地划分了党委班子、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三级责任 清单,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并且赋予 了15%的权重。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集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 重视,通过明确责任和量化考核,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将意 识形态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增强了他们在意识形态 工作方面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二是建立了“季度研判+专项督 查”机制,这一机制为集团及时掌握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情 况提供了有力保障。上半年,集团召开了2次专题党委会,对意 识形态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这些会议上,全面排查 出8类风险点,并针对存在问题的3个责任部门进行了约谈整 改。通过这种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的方式,集团在意 识形态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个动态管理、有效监督的闭环系 统,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创新宣传载体,壮大主流舆论。集团倾力打造“智慧党 建”平台,这一平台融合了先进的BIM+VR技术,为党员职工带 来了沉浸式党课教育的全新体验。通过这种创新的教育方 式,党员职工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或建筑项目的实际操作环境 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党的伟大历程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 该平台的应用覆盖职工达5000余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党员职工 参与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同时也为党的思想传播注 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集团 在“一带一路”海外项目中设立了“中国建造文化驿站”。这 些驿站犹如一座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讲述中国国企在海 外建设中的担当故事。通过展示中国建筑技术、企业文化以及 与当地合作共赢的成果等内容,不仅提升了中国建筑企业在国 际上的形象,也增强了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企业的认同 感。其中相关的成功案例得到了国资委宣传局的广泛推广,为 其他企业在海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聚焦行业特点,服务发展大局。面对“智能建造”“双碳 目标”等国家战略,集团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新 机遇和新挑战。为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集团开展了“工匠精 神大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讨论,深入探 讨如何在建筑行业中践行工匠精神,如何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建 筑生产过程,以及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推动建筑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一活动,集团选树了46名技术标 兵,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激励着更多的 员工不断追求卓越,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 展贡献力量。二是在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工程建设 过程中,集团充分考虑到施工可能对周边群众造成的影响,积 极联合属地社区开展“工地开放日”活动。这一活动为社区居 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措施以及环境保护 措施的窗口,有效地化解了群众对施工扰民的疑虑。通过与群 众的面对面沟通和交流,集团及时回应了群众的关切,增强了 群众对建筑项目的理解和支持。与以往相比,信访投诉同比下 降了27%,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工地开放日”活动在改善企业 与群众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研判 (一)外部环境风险 1.国际舆论博弈加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集团的海外项目 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日益显著。个别西方媒体出于政治目的或 商业竞争等因素,恶意炒作“中国基建债务陷阱论”。这种不 实言论在国际舆论场中传播,可能会误导国际社会对中国基建 项目的认识,影响中国建筑企业在海外的形象和声誉。因 此,集团必须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国际舆论动态,同 时构建完善的对外话语体系,积极主动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 基建项目的真实情况,包括项目的投资模式、对当地经济发展 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当地就业和民生改善的积极影响等内容,以 正视听。 2.行业竞争意识形态化。在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中,部 分竞争对手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散布“国 企效率低下”等不实信息。这种恶意抹黑行为不仅损害了集团 的品牌形象,也可能影响到市场对国企建筑企业的信任和认 可。集团需要加强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宣传工作,通过展示自身 在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成果,打破 不实言论的干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内部管理短板 1.阵地建设存在盲区。在集团的员工构成中,农民工群体占 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然而,目前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思想教育覆 盖率尚不足60%,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一些项目中,思想教 育工作仍然过度依赖横幅、标语等传统形式,这些形式虽然在 一定程度上能够传达部分信息,但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有限、 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而新媒体传播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集 团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和广泛的受众 覆盖优势,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有针对性、有深度、有趣味性 的思想教育工作。 2.网络舆情管控薄弱。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成为 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然而,上半年集团发生了2起抖音短视 频“断章取义”事件,这暴露出项目部在自媒体使用规范方面 存在严重缺失的问题。在自媒体时代,任何一个员工的不当言 论或信息的不当传播都可能引发舆情危机,对企业形象造成损 害。因此,集团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规范员工在自媒 体平台上的言行,制定明确的自媒体使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