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今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加快
建设教育强国》中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
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高校作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
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要充分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
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为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
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
力量和显著优势。”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校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
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
传授的有机统一。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抓手,用党的创新理论铸
魂育人,打造“大思政课”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
者”、扎根中国实践,锤炼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
大事业的使命担当。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大高等教育
对拔尖创新人才供给和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根据时代要求动态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全学段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同时,
强化人工智能对人才培养的赋能作用,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教学活
动的更新和优化,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全球视野是
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能力素质,应深化开放协同机制,通过国际
联合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推动师生深度参
与全球科技前沿合作。支持青年人才在国际组织实习历练,培养
更多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创新人才。
推动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协同突破。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向基
础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加速汇聚的新态势,推动基础学科与交叉
学科协同突破,既是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的重
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