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 2025 年以
来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作汇报。
一、顶压奋进,稳中求进:全市经济运行基本盘总体稳固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
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洪建书记历次
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经济建设这
一中心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
险,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承压”的
特征,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
实基础。
(一)主要指标运行符合预期,经济大盘“稳”的基础持续
夯实。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同比增
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保持在*%以上,充分发挥了省会城市的“压舱石”作用。
农业(种植业、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再获丰收,特色经
济作物产销两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和*.*%,显
著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加快。服务业持续
恢复向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特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固定资
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成为重要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长*.*%,转型升级投入持
续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消费市场
活力稳步释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上涨*.*%,物价
水平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城
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这些数据表明,我市经济韧性强、
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二)重大战略纵深推进,发展动能“进”的势头不断积蓄。
“排头兵”定位引领全局。我局牵头制定并推动落实《*市当好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围
绕产业强市、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民生
福祉等六大领域,细化*项具体任务和*个支撑项目,建立“月跟
踪、季调度、年评估”机制,全市上下“争当排头兵”的氛围日
益浓厚。“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
我们紧锣密鼓推进“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聚焦服务国家
重大战略、支撑全省发展大局、塑造*核心优势,深入研判发展
环境,科学设定目标指标,初步谋划提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
射中心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
市、现代产业体系集聚区等重大战略定位。围绕新材料、大健康、
数字经济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
领域,初步梳理储备“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余个,总投资规
模超*万亿元,为长远发展奠定项目基础。目前已完成前期重大
课题研究、思路起草和多轮征求意见,正在深化重点领域专项规
划衔接。“中老铁路经济带”建设提速。充分发挥中老铁路黄金
线路效应,全力推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上半年,磨憨—磨
丁合作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口岸基础设施
显著改善,智慧口岸建设加快推进,通关效率持续提升。*至磨
憨“公铁联运”物流模式日益成熟,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
*万吨,同比增长*%,货值超*亿元。我局牵头制定的《*市深化
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批跨境
产业合作、国际物流枢纽项目加快落地。“双碳”引领绿色发展。
坚决落实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
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强市建
设,推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有序开发,上半年新增新能源
装机容量*万千瓦。积极争取国家“两重”政策支持,成功将滇
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国家物流枢纽
冷链物流基地等*个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储备
库,申报资金需求超*亿元。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创建,单位 GDP 能耗持续下降。
(三)发展改革主责主业加力提效,服务支撑“实”的举措
精准发力。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凸显。坚持“项目为王”,实施重
大项目“挂图作战”和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上半年,*个年
度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渝昆高铁
(*段)、*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T2 航站楼及配套)、新能源电
池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国家植物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取
得突破性进展。*个省级“重中之重”项目推进顺利,完成投资*
亿元。我局牵头组织两轮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开工项目*个,总
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为稳投资提供了强劲支撑。要
素保障攻坚破局。面对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趋紧的挑战,创
新思路、主动作为。用地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预留新增建设
用地指标,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完成*个重大项目用地
预审和报批。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
用地*亩。资金方面:精准对接国家政策导向,会同财政等部门,
上半年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
度*亿元(已发行使用*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资金压力。常态
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送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余
项。用能方面:建立重大项目能耗需求市级统筹协调机制,积极
争取省级能耗指标支持,优先保障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优质项
目。指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深挖存量项目节能潜力。营商
环境优化升级。对标先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牵头推进
营商环境“暖心行动”,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惠企政
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范围持续扩大。依托“*市营商环
境投诉平台”和“营商环境会客厅”,上半年协调解决企业反映
的各类问题*余件。牵头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
施清理工作,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万
户,同比增长*.*%,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保供稳价惠及民
生。密切监测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价格走势,及时启动价格补贴
联动机制,上半年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万元,惠及困难群众*.*
万人次。加强煤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需形势分析研判和调
度协调,确保迎峰度夏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强化粮食储备管理和
流通监管,守稳守牢“米袋子”。
二、正视挑战,精准识变:当前经济运行中需高度关注的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