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交流发言:聚焦创新引领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交流发言:聚焦创新引领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 引擎” 同志们: 通过对《习近平经济文选》的认真研读,我深刻领会到习近 平经济思想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指引力。本书深刻回答了 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为我们把握发展大势、破 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当前我市正处在转 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经济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本市特色的高质 量发展之路。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学 习体会和思考。 一、聚焦创新引领,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 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XX 作为传统工业基地,产 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 尽管我们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 在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 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创新发展。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XX 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 如徐工集团、XX 矿务集团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然而, 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补贴 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 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徐工集团与中 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 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 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 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创新平台给予资金支 持,增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 (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近年来,XX 在创新创业生态建 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设了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创新创业载体。但创新创业氛围仍不够浓厚,创业服务体系还不 够完善。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 赛、论坛等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加强创 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业培训、融资服务、法律咨询等一站式 服务。支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提升服务 能力,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对服务效果显著的创 新创业载体给予奖励,推动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此外,还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创新者的 合法权益,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培育新兴产业集群。XX 在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 集成电路与 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具 备一定基础,但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要明确产业 发展重点,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 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对 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土地、资金、税收 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加强产业链招商,围绕 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 目,完善产业链条。支持本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 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二、着眼协调共进,绘就均衡发展“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 题。”当前,XX 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够均衡,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着力解决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XX 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要加 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 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档 升级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 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提高农村医疗 服务水平。此外,还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 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培育 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二)加强区域协同发展。XX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对于提升 XX 城市 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 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的合作。在交 通方面,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高速公路、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在产业方面,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推 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与周边城市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产业优势互 补。在生态方面,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同推进大气污 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等工作。还要加强 XX 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合 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借助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和优势, 推动 XX 高质量发展。 (三)统筹产业协调发展。XX 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占 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 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大对传统产 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 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依托 XX 的交通枢纽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区 域性物流中心。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 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三、秉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XX 曾经因 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生态环境问题一度十分突出。近年来, XX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 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较大压力,绿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 步提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的 基础,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 土保卫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 扬尘等污染治理。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强工业 企业废气排放监管,推进机动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