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党员关于《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
措施》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组织专题研讨
《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纯洁党员队伍、巩固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普通党员,
对此次专项整治的决策部署,深感其必要性、及时性和重要性,
更体会到党中央坚定不移正风肃纪、一以贯之推进自我革命的坚
强决心和责任担当。此次交流研讨,为全体党员提供了一个深化
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的宝贵平台。在此,我将结合个人学
习体会与工作实际,从几个方面阐述对《若干措施》的理解与承
诺。
一、深刻领会整治违规吃喝的重大政治意义
违规吃喝问题,看似小事,实则事关党的形象、干群关系和
政治生态,绝非一般的生活作风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和作
风问题。党中央出台《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是
深刻洞察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精准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持续
净化政治生态的战略部署,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
践意义。
(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
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
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刹住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
的歪风邪气,解决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顽瘴疾。然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违规吃喝问题如同顽固的“四风”变种,
时有反弹、隐形变异,成为侵蚀党肌体健康、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的一个顽症。此次出台《若干措施》,正是坚持问题导向、保持
战略定力,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彰显了党中央
一刻不停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意志。它意味
着党的纪律规矩没有例外、没有禁区,任何胆敢触碰红线、逾越
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
(二)坚决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我们
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
众。违规吃喝,特别是公款吃喝、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利用
隐蔽场所吃喝等行为,严重脱离群众,助长了特权思想和享乐主
义,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更在群众心中留下了不良印象,损害
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玷污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人民群众看
在眼里、记在心里,对这些不正之风深恶痛绝。《若干措施》的
实施,正是直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以实际成效赢得民心,对于重塑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
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根本宗旨。
(三)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政治生态是党风、
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违规吃喝往往与拉帮结派、权钱
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相互交织,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一些领导干部在觥筹交错中放松了警惕,降低了底线,甚至沦为
不法分子的“猎物”。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不仅仅是纠正不正之
风,更是铲除腐败土壤,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增量,减少腐败存量。
通过严明纪律、严格执行,能够有效压缩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
为的生存空间,促使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到为民服务、
干事创业上来,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政治氛围。这将
有力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严肃化,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
坚强政治保障。
二、深刻剖析违规吃喝问题的多重危害性
违规吃喝问题之所以被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强力整治,根本原
因在于其对党的肌体、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带来严重的、多层
面的危害。对此,我们每一名党员都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
的警惕。
(一)思想上的“腐蚀剂”。违规吃喝往往从“吃”开始,
逐渐演变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温床,最终可能导致理想信念
动摇,宗旨意识淡化。一些党员干部最初可能只是碍于情面、不
愿扫兴而参与,但久而久之,便会习惯于高消费、高标准,沉湎
于纸醉金迷,甚至主动寻求和组织这类活动。在这种环境中,艰
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被抛诸脑后,党性原则逐渐丧失,
对纪律规矩的敬畏之心也随之减弱。这如同慢性毒药,一点一滴
地侵蚀着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滑向违纪违法
的深渊。
(二)纪律上的“绊脚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的政治
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铁的纪律。违规吃喝行为,正是对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的公然违反和挑战。它不仅违反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的要求,更触碰了廉洁自律的底线。一些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认
为“吃点喝点不是大事”,试图规避监督,采取隐形变异手段,
如转入地下、变换场所、化整为零等,这实质上是对党纪国法的
漠视和挑衅。这种行为一旦蔓延,就会削弱纪律的刚性,使得纪
律规矩成为摆设,严重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和纪律的严肃性。
(三)作风上的“污染源”。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党风政风的
直接体现。违规吃喝盛行,必然导致不正之风蔓延,甚至影响到
当地的社会风气。它助长了攀比之风、特权思想和人情潜规则,
使得一些人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而不是凭能力、靠实绩。在
这样的风气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被消磨,一些干部心思不在工
作上,而在饭局上;精力不在为民服务上,而在应酬上。这不仅
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使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降低,加剧了党群关系紧张。
(四)权力上的“变质剂”。违规吃喝往往与权力寻租、利
益输送紧密相连。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谋取不当利益,通过宴请、
送礼等方式“围猎”党员干部;一些党员干部则利用手中的权力,
通过吃喝等方式进行利益交换,甚至以此作为勾结串通、结成利
益共同体的手段。从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很多腐败行为都是从
“一顿饭”开始的,从小节失守到大节不保,最终演变为严重
的腐败分子。因此,违规吃喝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