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 2025 年全市“十五五”市级重点专项规
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核心任务就是专题研究部署“十
五五”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这既是一次阶段性的推进会,
更是一次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动员会。刚才,听了
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汇报,大家前期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
工作,对“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项目谋划以及
面临的挑战和需求,思考比较深入,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
议,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态度,值得充分肯定。结合大
家的发言和我这段时间的调研思考,就高质量推进我市“十五五”
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把握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极端重
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
之年,也是承前启后、为“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我们
编制“十五五”规划,不是简单的文本起草,而是关乎**未来五
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路径、发展动能、发展格局的战略擘画,是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要事、急事。
(一)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规划
编制工作,首要的就是要讲政治、把方向。我们必须把深入学
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
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
神,作为规划编制的根本遵循和灵魂主线。要把总书记关于推动
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部
署,以及对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不折不扣地融入
到我市“十五五”规划的每一个篇章、每一项任务中去。要深刻
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的规划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
的方向前进,确保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沅澧大地落地生根、开花
结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生动实践。
(二)这是应对复杂变局、赢得发展主动的战略需要。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
入发展,区域竞争格局深度调整。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
战也前所未有。**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湘西
北的门户枢纽,如何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如何在
全省“三高四新”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如何在新一轮区域竞争
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这些都需要通过科学编制“十五五”规
划来系统谋划、精准作答。规划编制的过程,就是一次解放思想、
统一认识、凝聚智慧的过程,就是一次审视市情、找准短板、明
确路径的过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战略清醒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把规划编制作为把握发展主动权、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
招来抓。
(三)这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过
去几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
务总体进展顺利。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结构性矛盾有
待深化破解,创新驱动能力亟待加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偏弱,
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仍需提升,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安全稳
定等领域还面临不少挑战。“十五五”规划编制,必须直面这些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提出更加
精准、更有力度的解决方案和政策举措,为**在新起点上实现更
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
坚实的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
二、明确核心要义,精准把握“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方向路
径,切实提升前瞻性和科学性
规划编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对了,路子才能走对。
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着力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确
保规划方向不偏、靶心不散。
(一)必须统筹好“市内”与“市外”的关系。一方面,要
把发展的立足点牢牢放在自身。立足**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
区位条件、人文底蕴,深入研究“**有什么”“**能干什么”“**
应该怎么干”。要充分发挥我们在农业资源、水系资源、文旅资
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
发展之路,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
要把**一域的发展置于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去推
进。要深入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在**的结合点、切入点、落脚点,
比如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升级版、中
部地区崛起新政策、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机遇。要主动
融入全省“三高四新”战略布局,找准我们在全省产业链、创新
链、供应链中的定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区域分工协作。
要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但绝不
能简单模仿、照搬照抄。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为一域争光,更要
为全局添彩,努力把**打造成为服务国省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区
域协同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二)必须统筹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目
标是引领,问题是靶心。一方面,要科学设定目标体系。对标党
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对标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任务,
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深入研究“十五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目标、核心指标和阶段性任务。目标设定要体现“跳起来
摘桃子”的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更要实事求是、科学合
理,确保经过努力能够如期实现,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另
一方面,要敢于正视问题、聚焦短板。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
题。我们要把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一次深度“把脉问诊”的过程。
当前,要重点聚焦。如何突破科技创新瓶颈,提升产业核心竞
争力(如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如何迈向中
高端)?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特别是激发民
营经济活力?如何有效破解县域经济不强、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
的问题?如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
患?如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好“绿水青山”的底色?
如何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均衡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对这些关键问题,各专项规划都要有深入的剖
析,提出具有突破性、可操作性的实招硬招。
(三)必须统筹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五年规划,
既要管五年,也要看十年甚至更长。“十五五”规划,首先要聚
焦未来五年(2026-2030 年)的重点任务。要细化实化发展思
路、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具体项目,确保目标任务可分解、可
考核、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