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政法委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政法委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工作会议,主要 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部 署,分析当前我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 一阶段的整治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 识、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我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 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 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治工作极端重要性 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 纠纷交织叠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 决,不仅会影响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会阻碍全区发展大 局。 (一)维护社会稳定之责,不容懈怠 社会稳定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往往是 矛盾的集中地、风险的高发区,这些地区的不稳定因素犹如一 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是看清复杂形 势,增强危机意识。当前,我区个别重点地区黑恶势力滋生蔓 延的苗头尚未完全根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时有反弹,盗抢骗 等侵财案件频发,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清醒 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升级扩 散,影响整个区域的安定。二是筑牢稳定根基,夯实社会之 基。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如果社会治安重 点地区的问题持续发酵,群众就会缺乏安全感,投资创业者就 会望而却步,最终影响的是全区的发展大局。只有把这些重点 地区整治好,才能为社会稳定筑牢根基。三是聚焦突出问 题,消除安全隐患。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突出问题,如治安混 乱、管理无序等,都是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我们要聚焦这些 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二)保障群众利益之任,必须担当 人民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群众的生命财 产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职责。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乱象,直接侵 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一是回应群众期 盼,解决急难愁盼。群众期盼着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工 作,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让群众的这份期盼 落空。我们要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问题。二是守护生命财产,筑牢安全防 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容侵犯,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工 作就是要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要通过整治,让群 众能够安心生活、放心工作,切实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三是 提升幸福指数,增进民生福祉。安全是幸福的基础,只有社会 治安好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真正提升。我们要通过扎实的 整治工作,让群众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享受发展成果,不断增 进民生福祉。 (三)促进经济发展之要,务必紧抓 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一个地方如 果社会治安混乱,必然会影响投资环境、阻碍项目建设、制约 产业发展。抓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就是为经济发展扫清 障碍。一是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 地点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只有社会治安 良好,才能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我们要通过整 治,打造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和项目落 户我区。二是保障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增长。重点项目是我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往往可能对项目建 设造成干扰。我们要加强对重点项目周边地区的整治,为项目 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推动经济持续增 长。三是激活市场活力,繁荣区域经济。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 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整治社会治安重点 地区,能够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安全的环境中开展经营活 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四)提升政府形象之需,亟待落实 政府的形象是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树立起来 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就会对政 府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一是践行服务宗 旨,展现责任担当。我们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解决社会 治安重点地区的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扎实有效的 整治工作,能够向群众展现政府的责任担当,赢得群众的信任 和支持。二是提高治理能力,彰显工作实效。社会治安重点地 区整治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我们要通过创新治理方 式、完善治理机制,有效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彰 显政府的工作实效,提升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三是密切干 群关系,凝聚发展合力。在整治工作中,我们要深入群众、了 解群众需求,与群众携手共同开展整治。通过与群众的密切互 动,能够拉近干群距离,增进干群感情,凝聚起推动我区发展 的强大合力。 二、精准研判形势,全面剖析整治工作突出问题 当前,我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 效,但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深入 剖析原因,才能找准整治工作的突破口,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 效。 (一)治安案件多发,影响社会安宁 治安案件的频繁发生,是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之 一,给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一是侵财案件居高不 下。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案件在重点地区发生率较高,且 呈现出团伙化、专业化的特点。不法分子利用重点地区人员密 集、流动性大的特点,频频作案,群众的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 胁。二是暴力案件时有发生。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暴力案件 在一些重点地区偶有发生,不仅对受害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更 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黄赌 毒现象禁而不止。部分重点地区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仍然存 在,甚至有蔓延之势。这些现象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容易引 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毒瘤”。 (二)管理存在漏洞,给违法可乘之机 管理上的漏洞是导致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问题频发的重要原 因,一些地方的管理工作存在着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等问 题。一是基层管理力量薄弱。部分乡镇(街道)和社区的管理 力量不足,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治安 状况。一些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辖区内的违法犯罪活动睁 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问题不断积累。二是流动人口管理混 乱。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往往是流动人口的聚居地,由于流动人 口流动性大、成分复杂,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一些地 方对流动人口的登记不及时、不全面,对其动态掌握不清,容 易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三是特殊场所监管缺失。网吧、KTV、 出租屋等特殊场所是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 地,但一些地方对这些场所的监管不到位,存在着无证经营、 违规经营等问题,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四是公 共设施维护不力。部分重点地区的公共设施老化、损坏严 重,如监控设备失灵、路灯不亮等,不仅影响了群众的生 活,也给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增加了整治工作的难 度。 (三)防控体系薄弱,难以有效防范 防控体系是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屏障,而我区社会治 安重点地区的防控体系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一是人防力量 不足。基层治安巡逻队伍人员数量少、专业素质不高,巡逻时 间和范围有限,难以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控网络。一些地 方的群防群治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群众参与防控的积极性不 高。二是技防设施滞后。部分重点地区的监控摄像头数量不 足、清晰度不够,且分布不合理,存在着监控盲区。一些技防 设施老化、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更新,无法正常发挥作 用。三是物防建设欠缺。一些居民小区、学校、企业等重点部 位的围墙、护栏等物防设施不完善,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 乘之机。一些地方的消防设施、安保器材配备不足,难以应对 突发安全事件。四是联防联动不畅。各部门之间的防控信息共 享不及时、不充分,联动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防控合力。在 面对跨区域、跨部门的违法犯罪活动时,往往出现协调困难、 处置不及时等问题。 (四)群众反映强烈,诉求亟待解决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问题给群众带来 了诸多困扰,群众的反映十分强烈,他们的合理诉求亟待得到 解决。一是安全诉求迫切。群众最关心的是自身的生命财产安 全,他们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但由于社 会治安重点地区的问题,群众的安全感普遍较低,迫切希望政 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整治,保障他们的安全。二是环境改 善诉求强烈。一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存在着环境卫生脏乱差、 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群众希望 政府能够加大对这些地区环境的整治力度,改善居住和出行环 境。三是服务保障诉求突出。部分重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 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资源匮乏,无法满足群众的基 本需求。群众希望政府能够加强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提 高服务水平。四是公平正义诉求殷切。群众希望政府能够公正 执法、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对于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及时惩处、处理不公等问 题,群众反映强烈,希望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三、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定整治工作具体方案 明确的目标任务和科学的整治方案是推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 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 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整治方案,为整治工作提供明 确的指引。 (一)确立总体目标,指明整治方向 总体目标是整治工作的总纲,我们要围绕着提升社会治安水 平、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来确立总体目标。一是治安状况 明显改善。通过整治,使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刑事案件、治安 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黑恶势力得到彻底铲除,黄赌毒等丑恶 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二是 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 门的管理职责,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管理,使管理工 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三是防控能力全面增强。构 建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实现防控无死 角、全覆盖,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四是群众 满意度大幅提升。通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善重 点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和生活环境,使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得到显著提高,对政府工作的认可度进一步增强。 (二)划分阶段目标,分步推进实施 为了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将整治工作划分为不同的 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分步推进实施。动员部署阶 段(2025年7月-2025年10月)。召开动员大会,传达上级会议 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社 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为制定具 体整治措施奠定基础。集中整治阶 段(2025年11月-2026年6月)。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集中 力量开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管理漏 洞和防控薄弱环节,加强对特殊场所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使重 点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巩固提升阶 段(2026年7月-2026年10月)。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对整治 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 施加以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 题反弹。检查验收阶段(2026年11月-2026年12月)。组织专门 的检查验收小组,按照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对各 地区、各部门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整治成效显著 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整治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 督促其限期整改。 (三)设定具体指标,量化整治成效 为了使整治工作更加具体、可衡量,我们要设定一系列具体 的指标,量化整治成效。一是案件发案率指标。刑事案件发案 率同比下降XX%以上,其中盗窃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XX%以 上,抢劫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XX%以上,诈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 降XX%以上;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XX%以上。二是破案率指 标。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XX%以上,其中重大刑事案件破案 率达到XX%以上;治安案件查处率达到XX%以上。三是群众满意 度指标。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度达到XX%以上,对整治工 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分别达到XX%以上。四是设施建设指标。在 重点地区新增监控摄像头XX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新建和 改造治安岗亭XX个;组建专业治安巡逻队伍XX支,人员不少 于XX人。 (四)细化方案内容,确保切实可行 整治方案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要对方案内容进行细 化,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工作措施和完成时 限。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将整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区政法 委、各乡镇(街道)、各派出所、相关区直部门等单位,明确 每个单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每个单位要将任务进一步分 解到具体的科室和个人,做到责任到人、层层压实。二是制定 工作措施。针对不同的问题和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措 施。如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要加大侦查力度,开展专项行 动;在加强管理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在健 全防控体系方面,要增加防控力量,完善设施建设等。三是规 定完成时限。对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制定详细的工作 进度表,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各单位要按照时限要求,倒 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四是完善保障措 施。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要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在人员 保障方面,要抽调精干力量参与整治工作;在经费保障方 面,要加大投入,确保整治工作所需经费;在物资保障方 面,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等。 四、强化工作举措,有力推进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有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科学的方案,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 采取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推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工作深入 开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全面排查整治,不留死角盲区 排查整治是整治工作的基础,只有全面、深入地排查出问 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组织专 门的排查队伍,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和盲区。排查内容包括违法 犯罪线索、安全隐患、管理漏洞、群众诉求等方面,建立详细 的排查台账。二是建立问题清单。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梳 理,建立问题清单,明确问题的性质、地点、涉及人员等信 息。对问题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确保问题不遗漏、 不拖延。三是制定整改措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