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齐聚一
堂,共同见证**街道**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正式成立,并就
其未来的运行发展进行深入的座谈交流。在此,我谨代表街道
党工委,向志愿服务队的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
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社区建设的市、区两级各部门、各单位、社
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我们为志愿服务队
颁发了备案证书,审议通过了运行机制和活动计划,相关负责
同志、志愿服务队成员以及各单位代表都发表了真知灼见,气
氛热烈、成果丰硕。这标志着我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
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破解“红色物业”建设
难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精准而坚实的一步。借此机会,我讲
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回望来路,深刻把握成就与经验,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
坚定自信
基层治理的根基在于人民,力量源于群众。我们今天成
立“*”志愿服务队,并非一时兴起,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社区、**街道乃至整个**区长期以来
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群众的丰厚土壤之中。
(一)回望过去,我们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党建
引领”的鲜明旗帜。早在2011年,**社区就敏锐地洞察到社区
治理的需求,率先打造了“名城先锋·党员义工”这一响亮的
党建品牌。面对人员结构复杂、治理力量薄弱的现实挑战,我
们没有退缩,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
员干部接单、组织晒单、居民评单”的“五单制”工作模式。
这一模式如同一座桥梁,精准地将居民的“急难愁盼”与党员
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连接起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
米”。我们欣慰地看到,无论是解决邻里纠纷的“红色跑
团”,还是致力于环境整治的党员突击队,党旗始终在基层治
理的第一线高高飘扬。我们还建立健全了“双报到”机制,让
党员干部的身份在工作单位和居住社区“双重闪亮”,形成了
强大的治理合力。
(二)回望过去,我们有一张网络日益织密,那就是“多方
参与”的共治格局。基层治理从来不是社区的“独角戏”,而
是社会各界的“大合唱”。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下
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区,我们已经构建起一支拥有超过9万名注册志愿
者、230个志愿服务团队的庞大力量,区、镇(街)、
村(社)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全面铺开,“15分钟志愿服务
圈”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
心。我们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深度合作,引入专
业社工力量,通过项目策划、个案管理、小组活动等方式,提
升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从关爱“一老一小”的“守护朝
夕”行动,到化解矛盾纠的“诉源善治”志愿服务队,再到由
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银辉志愿服务队”,我们的服
务触角不断延伸,服务内容日益丰富,真正实现了资源整合、
服务落地、效能提升的良性循环。
(三)回望过去,我们有一块“硬骨头”正在攻克,那就
是“红色物业”的深入推进。物业管理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
百米”,也是矛盾最集中、问题最多发的领域之一。面对这一
难题,我们没有回避,而是以党建为“利剑”,破冰前行。
市、区两级物业行业党委的相继成立,实现了党的工作对物业
行业的全面覆盖。我们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主
委员会“交叉进入、双向任职”的机制,有效打破了“三方壁
垒”,形成了治理合力。从**小区的“雷锋岗”志愿服务
队,到**小区的“红色美丽楼栋”创建,再到全市范围内创建
的23个“红色物业”示范点,我们通过党建引领,成功化解了
大量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超过2万件群众的实际困难,让昔日
的“问题小区”变成了今天的“幸福家园”,居民的物业费主
动缴纳率大幅提升,这背后是群众满意度的真实写照。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在座各位以及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
同志们的心血与汗水。正是这些宝贵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
验,为我们今天成立“*”志愿服务队、并赋予其破解物业治理
难题的特殊使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和强大的
信心底气。
二、立足当下,深刻认识使命与责任,在破解难题的担当中
彰显价值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开创未来。今天,我们成立“*”志愿
服务队,其意义非同一般。它不是对过去工作的简单重复,而
是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的一次深
化、一次聚焦、一次升级。
(一)它的核心使命,是聚焦物业党建联建,攻克基层治理
的“关键堡垒”。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业管理已
经成为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直接、最现实的因
素。电梯失修、车位紧张、环境脏乱、邻里纠纷……这些看
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如果
处理不好,就容易成为社会矛盾的“燃爆点”。“*”志愿服务
队的成立,就是要将我们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
为化解物业矛盾、提升服务品质的治理效能。你们的定位,不
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志愿者,更是社区物业工作的监督员、物
业企业与业主之间的联络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美好家
园建设的宣传员。你们要敢于监督、善于指导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规范运行,旗帜鲜明地维护广
大居民的合法权益。
(二)它的运行关键,是推动机制落地见效,探索精准服务
的“最优路径”。座谈会上审议通过的运行机制和活动计
划,是这支队伍未来工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