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城管局长在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部署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城管局长在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部署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 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城乡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市 容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整治工作,动员全 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全面 提升我县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为群众创造更加整洁、优美、舒适 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县在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不少工 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群众的期盼、与建设美丽县城的要 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垃圾清运不 及时、占道经营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县城的形 象,更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这次市容环境卫生整 治行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下面,我就做好此次整治工作讲几 点意见: 一、强化清扫保洁,筑牢市容环境基础 清扫保洁是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性工作,是保持县城整 洁有序的第一道防线。只有把清扫保洁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从根 本上改善县城的卫生状况。我们要以“全覆盖、无死角、常态化” 为目标,全面提升清扫保洁水平。 (一)细化城区清扫,不留卫生死角 城区是我县的核心区域,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代表着我县的 形象。我们要下足“绣花”功夫,对城区进行全方位、精细化清 扫。一是主次干道精细扫,保持路面洁净。实行“一日两清扫、 全天保洁净”的作业模式,每天清晨和傍晚对主次干道进行全面 清扫,清除路面垃圾、落叶、尘土等。白天安排专人进行巡回保 洁,及时捡拾路面垃圾,确保路面始终干净整洁。二是背街小巷 彻底清,消除卫生盲区。背街小巷是环境卫生整治的薄弱环节, 也是容易滋生卫生问题的地方。要组织专门力量对背街小巷进行 彻底清理,清除积存垃圾、杂草、乱堆乱放的杂物等。对小巷内 的污水沟、下水道进行疏通,防止污水横流。三是公共场所全面 洁,提升环境品质。公园、广场、车站、市场等公共场所人员密 集,环境卫生状况备受关注。要加大对这些场所的清扫保洁力度, 增加清扫频次,及时清理垃圾、痰迹、烟头等。定期对公共场所 的公共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设施干净卫生。 (二)抓好乡镇清扫,提升乡村颜值 乡镇环境卫生是全县市容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 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 扎实推进乡镇清扫保洁工作。一是集镇区域重点扫,打造整洁窗 口。集镇是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把集镇区域作为清 扫保洁的重点,实行专人负责、定时清扫、全天候保洁。清理集 镇街道上的垃圾、杂物、乱摆乱放的摊位等,规范集镇秩序。二 是村庄内外全面扫,改善居住环境。组织村民对村庄内外的环境 卫生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污水等。建立 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村庄的日常清扫 和垃圾清运工作。三是道路沿线及时扫,保障通行环境。对乡镇 辖区内的主要道路和乡村道路沿线进行及时清扫,清除路面垃圾、 抛洒物等。定期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修剪和清理,保持道路 沿线的整洁美观。 (三)加强重点区域清扫,凸显整治成效 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整治工作的整体成效,我 们要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进行清扫整治。一是施工工地周边勤清 扫,减少扬尘污染。施工工地是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要加 强对施工工地周边的清扫保洁,增加清扫频次,及时清理工地出 入口的泥土、灰尘等。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设置围 挡、覆盖裸土、洒水降尘等。二是河流湖泊沿岸常清理,保护水 体环境。河流湖泊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定期对河流湖 泊沿岸进行清理,清除岸边的垃圾、杂草、漂浮物等。严禁向河 流湖泊排放污水、倾倒垃圾,保护水体环境。三是城乡结合部彻 底清,消除卫生死角。城乡结合部是环境卫生管理的难点区域, 容易出现垃圾积存、乱搭乱建等问题。要组织力量对城乡结合部 进行彻底清理,清除积存垃圾、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等。建立健全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四)规范清扫人员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清扫人员是清扫保洁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工作质量直接关 系到环境卫生状况。我们要加强对清扫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 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一是明确岗位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制 定清扫人员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每个清扫人员的工作范围、工 作内容、工作标准和工作责任。将清扫保洁工作任务分解到个人, 实行定岗、定人、定责管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技能水平。 定期组织清扫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清扫保洁操作规 程、安全防护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通过培训,提高清扫人员 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确保清扫保洁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三是 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动力。建立健全清扫人员考核机制,将 清扫保洁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指标,定期对清扫人 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 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激发清扫 人员的工作动力。 二、规范垃圾处理,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垃圾处理是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环境 质量和生态安全。我们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 规范垃圾处理全过程管理,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一)完善垃圾收集体系,确保应收尽收 建立健全垃圾收集体系是规范垃圾处理的前提和基础,我们 要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设施和网络,确保垃圾能够及时、有效地 收集。一是合理设置收集点,方便群众投放。根据人口密度、居 住分布等情况,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在城区,要在居民小区、 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地方合理设置垃圾桶、垃圾中转站等设施; 在乡镇,要在集镇、村庄等地方设置垃圾收集点,方便群众投 放垃圾。二是规范垃圾收集行为,防止二次污染。垃圾收集人员 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方式收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在收 集垃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垃圾散落、泄漏, 造成二次污染。对收集的垃圾要进行分类整理,为后续的垃圾处 理打下基础。三是加强收集设施维护,保障正常运行。要定期对 垃圾收集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对垃圾桶、 垃圾中转站等设施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设施的干净卫生, 防止滋生细菌和异味。 (二)优化垃圾运输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垃圾运输是垃圾处理的中间环节,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垃 圾处理的整体效果。我们要优化垃圾运输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