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在现代
化人民城市的宏伟蓝图中书写新时代的干部担
当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开展一次专题党课学习。前不久在北
京胜利闭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熟悉
我们国家发展历程的同志们都知道,每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都像一座历史的灯塔,照亮着中国城镇化前进的航程,深刻影响
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对我们每一位在城市建设、管理、服务
战线上的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次会议,是在我国
城镇化进程迈入“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的关键节点上
召开的,意义非同凡响。它不仅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辉
煌成就,更科学擘画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要建
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而贯穿整个会议精神的灵魂,就是那句我们耳熟能详,但在此刻
却被赋予了全新时代内涵的话——“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
为人民”。
这句话告诉我们,城市的价值尺度,最终要看人民是否满意;
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那么,
同志们,我们不妨扪心自问:面对这样一座呼唤着高质量、内
涵式发展的人民城市,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伟大时
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机关干部,应当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才
能无愧于党的重托、人民的期盼?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党课要共同思考和探寻的核心命题。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一起从会议精神中汲取力量,淬
炼党性,明确方向,共同思考如何成长为一名现代化人民城市所
呼唤的优秀干部。下面,我将围绕“现代化人民城市呼唤怎样的
干部精神品质”这个核心,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涵养为民情怀,锤炼赤诚担当的政治品格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城市工作的千头万绪,
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首要的精神品质,
就是我们共产党人那颗滚烫的、始终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这次会议反复强调“人民城市”这个核心理念,这绝不是一
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价值原点。从哪里最能体现
这种价值追求呢?我认为,恰恰是本次会议政策重心的转变。会
议指出,城市发展要从过去大规模的“棚改”,转向“高质量城
市更新”和“存量楼市质量提升”。同志们,这个转变意味着什
么?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不再仅仅追求高楼大厦的数量和城市版
图的扩张,而是更加关注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的感受。
是老旧小区的居民能不能用上电梯、告别“爬楼难”?是孩子们
放学后有没有安全、有趣的活动空间?是城市“里子”的地下管
网是否通畅,能否让大家在暴雨天也能安然出行?这背后,是对
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深切回应,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的真挚情感。我们手中的权力、我们负责的项目、我们制定的政
策,最终都要用人民满意这把尺子来衡量。上海在城市更新中,
推出了 28 个典型案例,他们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像绣花一样精
细地改造,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又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
比如,通过“微更新”为老弄堂引入现代化的厨卫设施。这种工
作,也许不如一个新区剪彩那样轰轰烈烈,但它带给老百姓的,
却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就是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
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
(二)勇于担当负责的政治勇气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轻松的承诺,它需要我们有直面矛盾、
敢于碰硬的担当精神。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我们面
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这次会议首次将建设“韧性城市”单列为一
项重要任务,并强调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这本身就是
对我们干部担当精神的一次大考。什么是“韧性”?就是城市在
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有足够的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
这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比如,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 4000
亿元的专项债,用于城市地下管网和防洪排涝建设。这笔钱怎么
花?项目怎么建?能不能建成百年工程,经得起历史和风雨的检
验?这就需要我们敢于迎难而上。改造老旧管网,会涉及到复杂
的产权关系、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暂时不便,甚至会触及一些既得
利益,我们敢不敢啃这块“硬骨头”?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严峻
形势,我们有没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排查风险、
加固防线?担当,还体现在面对艰巨任务时的攻坚克难。会议提
出,到 2027 年,每年将安排 2000 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城市更
新示范项目。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如何用好这笔资金,
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更新之路,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重庆
市为了推动城市更新,创新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体系,这就是一种担当。面对重大
责任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顶得上去,这才是党和人
民可以信赖的好干部。
(三)保持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
为民情怀和担当勇气,最终要通过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来体
现。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是一场接力跑,需要我们永不懈怠、一
往无前。同志们可以想一想,深圳为何能在智能建造领域连续两
年被评为优秀试点城市?正是因为深圳的建设者们始终保持着
“杀出一条血路”的昂扬斗志和奋斗姿态。这种斗志,体现在面
对工作时“干就要干到最好”的追求。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得
去”,而要追求“过得硬”。体现在推动工作时善作善成的本领。
光有热情和干劲还不够,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城市工作,尤其需
要我们遵循规律、系统谋划。会议强调的“先体检、后更新”机
制,就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像医生看病一样,先
把城市的“病灶”找准,再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开刀动手
术”。这种求真务实、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正是我们昂扬斗志
的最好体现。
二、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如果说为民情怀是城市工作的“根”与“魂”,那么创新精
神就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源”与“泉”。这次会议通篇贯
穿着“创新”二字,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和“智慧”的现代
化人民城市,这要求我们必须摆脱路径依赖,以开拓进取的精神
拥抱变革。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
时代在变,城市在变,我们的思维也必须与时俱进。我认为,
这次会议的精神,至少推动了我们思维理念上的“五大转变”。
一是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过去我们习惯于摊大饼
式发展,但现在,我国城镇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