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委员调研手记:让党旗在田埂上高高飘扬
小暑刚过,大暑将至。山城的暑热一浪高过一浪,空气里满
是湿漉漉的青草和泥土气。汽车在蜿蜒的乡间公路上行驶,窗外
的稻田绿得发亮,像一块块无瑕的翡翠。作为 XX 镇的组织委员,
这已经是我本月第三次下村了。汗水浸湿了衬衫,但心里却有一
股火热的劲儿,基层党建的“脉搏”,只有在田间地头才能最真
切地感受到。
一、抓好那只“线上风筝”,让千里之外的党员不“断线”
上午第一站,我来到了 XX 村。村支书老王是个五十多岁的
老党员,黝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见面,他就拉着我倒
起了“苦水”。
“委员啊,你看看,村里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党员也
不例外。就说我那个在 X 省开货车的儿子小王,一年到头回不
来几趟,党组织生活咋个参加嘛?电话打过去,他总说在路上、
在卸货,忙得很。这党员的身份,感觉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飘
在外面,我们抓不住,他自己也落不了地。”老王叹着气,话语
里满是无奈。
“老王,莫着急,这风筝啊,现在咱们有新办法把它牵回
来。”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拿出手机,点开了市里统一推广的
“XX 智慧党务”应用。
老王的烦恼,正是我们过去面对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的真实写
照。全镇登记在册的 341 名流动党员,曾经就像散落在全国各地
的珍珠,难以串联。但从去年开始,我们全面实施“风筝计划”,
依托这个线上平台,为每一位流动党员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
“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我向老王演示着:“你看,咱们可以在这里开线上支部会,
小王不管是在 X 省,还是在更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信号,就
能‘一键参会’。学习资料、党课视频、党费缴纳,也都能在线
上完成。”
老王凑过来看,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惊喜。我趁热打铁,给
他看了后台的数据统计:“就拿上个月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来说,
我们镇流动党员的线上参会率达到了 85%以上。很多像小王一
样的年轻党员,不仅自己积极参加,还在讨论区里给我们提了不
少金点子呢!”
我们当场就拨通了小王的视频电话。电话那头,他刚卸完一
车货,满头大汗,背景是嘈杂的物流园区。看到屏幕里的老王和
我,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跟他聊了聊线上党支部的情况,
鼓励他多在平台上和家乡的同志们交流。小王连连点头,说:“委
员,这个办法好!我虽然人在外面,但心一直都挂着村里。上次
会上听大家讨论咱们村的柑橘销路问题,我还真琢磨了一下,我
们物流园这边就有专门做生鲜电商的,下次我回来带点样品,看
能不能对接上!”
挂了电话,老王眼眶有点红,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这下
好了,风筝的线总算是牵住了!这根线,是科技的线,更是组
织的线啊!”
是啊,一根无形的线,连接的不仅是党员与组织的距离,更
是那份沉甸甸的党员责任和对家乡的牵挂。
二、破除组织生活的“套路”,让理论学习冒出“热气”
下午,我没打招呼,直接去了 X 村的党员活动室。正赶上
他们支部在开党员大会,主题是学习最新的乡村治理文件。
走进活动室,一股沉闷的气氛扑面而来。村支书正拿着一份
打印稿,逐字逐句地念着,语调平平,台下二十来个党员,大多
是上了年纪的老同志。有的低着头打瞌,有的眼神涣散地望着窗
外,几个坐在后排的年轻党员,则悄悄地在桌下刷着手机。
会议进行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更是成了“表扬与自
我表扬”大会。“我嘛,主要问题就是学习还不够深入,以后要
加强。”“你嘛,工作一直很踏实,就是要注意身体。”……一团和
气,不痛不痒,缺乏触及灵魂的“辣味”。一场本该严肃的组织
生活,就这样在“套路”中走了过场。
会后,我把村支书拉到一旁,跟他聊了起来。他也很委屈: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