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林业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
讲话:筑牢生态屏障 锤炼服务尖兵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全市林业系统办公室工作的
新成效,剖析新形势下的新课题,共谋服务林业高质量发展的
新作为。办公室作为关键枢纽和核心参谋助手,其效能高低直
接关乎全局工作质效。过去一年,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与扎实的业务素养,围绕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无私奉献,在
保障系统高效运转、服务林业改革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公厅(室)工作责任重
大,位置重要。”这既是对我们角色的高度定位,更是我们履
职尽责的根本遵循。站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起点,办公室工作面临着更高要求、
更大挑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以更昂扬
的精神状态、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办公室工作全面提质增
效。本次会议,旨在总结经验、正视不足、明确路径,凝聚思
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下面,围绕在服务林业高质量发展中
彰显办公室更大担当这一主题,我谈三点意见。
一、盘点新成效,在服务大局中积蓄奋进力量
过去几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全市林业
事业发展全局,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取得显著突破。同志们
展现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为全市林业生态保护
修复、资源合理利用、绿色惠民富民提供了坚实支撑。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
成的。”这为我们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审视成绩的
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新征程上,办公室工作必须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中心任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忠诚根基。办公室工作的政治属
性是第一位的。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旗帜鲜
明践行“两个维护”。将政治要求贯穿于文稿起草、会议组
织、信息报送、督查督办等各个环节,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
集中统一领导,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立场坚定、方向正确。
对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学习传达、研
究部署、推动落实,确保林业系统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
方向前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
矩,确保政令绝对畅通、令行禁止。二是持之以恒深化理论武
装。建立健全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引导办公室干部深入领会
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
求,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读原著、学原
文、悟原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
力,自觉运用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林业改革发展
中的实际问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
的举措。三是坚定不移恪守纪律规矩。时刻牢记办公室工作的
特殊性和敏感性,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
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加强保密教育和监督管
理,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净化社交圈、
生活圈、朋友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廉洁自律的实
际行动维护林业部门和办公室的良好形象。
(二)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效能。服务是办公室的核心
价值所在。我们紧密围绕全市林业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优化
服务流程,提升保障能力。一是精准保障中心任务落实。聚焦
林业资源保护管理、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核心
工作,前瞻性谋划,全流程跟踪,精细化服务。特别是在国土
绿化提速行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林业防灾减灾等急难险
重任务中,强化组织协调,做好资源调配、政策对接、进度调
度等保障工作,推动重点工作高效落地。牢固树立精品意
识,精益求精做好公文处理、会务组织、后勤保障等常规性工
作,力求“零差错、无延误”。二是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林业发展关键需求,深入
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林长制深化、林业碳汇开发、智慧林业建
设、林下经济发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等前瞻性、战略性课
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
提供重要依据。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强信息的收集、筛选、
综合和研判,做到及时、准确、全面、有效反映工作进展、存
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是优化规范内部运转机制。修订完善办
文、办会、办事各项工作制度和规程,明确职责边界,理顺工
作流程。健全值班值守、应急处置、信访接待等工作机制,提
升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明确各环
节工作时限和质量要求,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高效运转。
持续改进工作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业务管理,不断提升
行政效能和服务满意度。
(三)锐意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创新是推动事业
发展的不竭源泉。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实践,推动办
公室工作机制、模式、手段创新。一是深化制度机制创新实
践。积极配合深化林长制改革,在完善组织体系、明晰责任链
条、创新协作机制(如“林长+”联动)等方面主动作为,推动
各项制度有效落实和效能释放。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绩效评价
体系和正向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推动督查督办方式创新,建立健全从问题发现、交办、处
置到反馈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提升落实效率。二是加速智慧
赋能转型升级。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办
公室工作场景中的深度应用。整合利用智慧林业平台资源,探
索优化公文流转无纸化、移动办公便捷化、信息资源共享化、
会议服务智能化等新路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探
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信息研判、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
三是营造勇于探索浓厚氛围。鼓励办公室干部跳出思维定势和
路径依赖,针对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大胆探索新思
路、新方法、新举措。建立学习交流平台,分享创新成果和实
践经验,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正确看待创新中的失误,形成宽
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生态,激励干部勇立潮头、担当作
为。
二、审视新课题,在对标看齐中破解发展瓶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办公
室工作在服务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存在的差距和不
足。对标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工作的最新部署,对
照省、市党委政府对林业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对照先进地区
办公室工作的宝贵经验,我们仍面临诸多亟需突破的瓶颈问
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刻
认识并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履职尽
责的前提。
(一)系统谋划能力存在差距。当前,林业工作已深度融入
国土空间治理、经济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增进的宏大格局,其
系统性、关联性、复杂性显著增强。一是全局视野尚需拓展。
部分工作筹划仍存在部门思维定势,缺乏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高度,进行跨部门、跨领
域、全链条的系统性思考。未能充分考量规划衔接、要素协
同、时序安排等多维关联因素,统筹资源整合的力度不足,影
响整体合力的形成。在推动规划编制、政策设计、项目实施
中,前瞻性、预见性不足,对潜在风险的预判和化解能力有待
提升。二是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在协调推进智慧林业建设、林
下经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等新兴领域过程中,对如何有效整
合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碳汇核算、生物多样性维护、产业振
兴等多重目标,实现协同互促,缺乏深入的机制设计和实操路
径。对智慧林业各子系统数据壁垒的存在缺乏系统性破解方
案,影响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和辅助决策效能的发
挥。三是协调联动机制待完善。在涉及多个条块、多个层级的
复杂工作中,牵头统筹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有力,常态化、
制度化的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准
确性尚有提升空间,跨部门政策措施的衔接性和联动性需要进
一步加强,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的效果未能最大化体现。
(二)创新攻坚锐气存在差距。面对新业态、新技术、新挑
战,部分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思维惰性和行动顾虑。一是
突破思维固化难度较大。对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深刻变革认识
不够敏锐,习惯于遵循传统路径和既有模式开展工作,运用新
理念、新方法破解难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在推动林业碳
汇项目开发、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优化林业领域
营商环境等开创性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敢闯敢试、敢
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二是创新成果转化效能不足。一些创新
举措更多停留在构思或试验阶段,未能及时固化形成制度成果
和工作规范,将其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或治理效能。对实践
中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总结提炼不够深入,未能及时推
广复制。在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创新容错机制方面,还需进一
步探索和完善。三是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健全。在森林防灭火、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等领域,部分应急
预案内容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操作性、针对性有待加强。常
态化演练不足,特别是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实战演练较
少,模拟场景设置与真实灾害的复杂程度存在差距,导致在真
正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信息传递、力量调配、联合处置、物
资保障等环节的协同能力和快速响应效率未能达到最优状态。
(三)精密落实水准存在差距。办公室工作贵在精细,成败
系于细节。一是标准化规范化存在盲区。部分工作环节的操作
规程不够完善,或已有规程执行不到位、打折扣。例如,在公
文处理中,对格式标准、行文规则、审签流程的精确遵循仍有
提升空间;在会务保障中,细节管理、环节衔接有时不够紧
凑;在督查督办工作中,“钉钉子精神”有所欠缺,存在重部
署轻问效、重过程轻结果的现象,闭环管理未完全实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