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领悟会议精髓,笃行城市发展新使
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犹如一
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
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此次会议深入总结城市发展成
就,精准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与重点任务,
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市发改委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
光荣。在此,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谈谈我的认
识与思考。
一、深研会议要义,校准城市发展“指南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精准把
握城市发展的脉搏,以新理念、新思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厚植民生福祉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
留给人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教育、
医疗、文化等资源均衡配置;加强住房保障,让中低收入群体实
现住有所居。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让城市发展
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使城市真正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二)推动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当前,城市发
展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我们要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
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让
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
的核心动力,培育创新生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一批
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集聚。推动产学研
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
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让城市在创新
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紧扣重点任务,勇当城市发展“排头兵”
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我们要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
力,从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城市、打造宜居城市、守护绿水
青山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城市体系,促进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
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的原则,共同打造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加大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投入,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促
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
力,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结合不同县城的资源
禀赋、产业基础和人口结构,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完善县城
基础设施,加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建设,提升县城
承载能力。引导产业向县城集聚,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城融合
发展,让县城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
农村公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
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
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完善
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
城乡共同繁荣。
(二)建设创新城市,培育发展新动能。培育创新生态。加
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
企业和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如科技企业
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
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
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创新
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产业创新。立足我市产业基础,
制定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创新方向和重点。培育新兴产
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
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转
型升级,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
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产
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深化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