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涝
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些浸泡在洪水中的家
园、奋不顾身的救援场景,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当前,我区
已进入主汛期,降雨过程频繁,局部雨势强劲,防汛形势异常
严峻复杂。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部署会,就是
要深刻汲取外地灾害教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力以
赴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
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防汛思想防线
面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上绷紧这根
弦,筑牢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为防汛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
础。
(一)认清严峻形势,增强防汛紧迫感
当前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各种不利因素相互交织,我们必
须清醒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切实增强紧迫感。一是天气状况复
杂多变。近期,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发。我区
地处[地理位置特点],受季风气候影响,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
均,短时间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随时可能出现,给
防汛工作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二是历史灾害教训深刻。回顾过
去,我区也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
成了不小影响。远的不说,就看周边地区,近年来因洪水引发
的城市内涝、农田受淹、房屋倒塌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为
我们敲响了警钟。三是防御能力仍有短板。虽然我们近年来不
断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但对照极端天气应对要求,仍存在
一些薄弱环节。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排水管网老化,应急
救援装备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在强降雨面前暴露出来。
(二)树立底线思维,做好最坏打算
防汛工作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
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确保在任何
情况下都能沉着应对。一是预估极端天气影响。根据气象部门
预测,今年汛期我区降雨较常年偏多,不排除出现特大暴雨等
极端天气的可能。我们要按照“暴雨到大暴雨、大暴雨到特大
暴雨”的递进式预想,做好全方位应对准备。二是设想各类灾
害险情。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
灾害等多种险情。我们要逐一分析可能出现的险情类型、影响
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规划应急处置路径。针
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险情,要提前规划好应急处置的步骤和方
法,明确谁来指挥、谁来救援、谁来转移群众、谁来保障物资
等,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三)增强责任意识,扛起防汛重担
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
局,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扛
起这份沉甸甸的担子。一是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我们党的根本
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防汛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
安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
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二是履行岗位职
责要求。在座的各位都是防汛工作的骨干力量,各自肩负着不
同的职责。区委常委要发挥带头作用,各乡镇(街道)、区直
部门、村(社区)的负责同志要履行好本地区、本部门的防汛
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洪涝
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因素。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防汛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
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坚定必胜信念,凝聚防汛合力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更要看到
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念,凝聚起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一是
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成功应对了一次
又一次的自然灾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防汛工作,区委
区政府将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为我们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相信群众无穷力量。人民群众是防汛救灾的主体力量,只
要我们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形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强
大合力。要广泛宣传防汛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让
群众积极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来。三是凭借坚实工作基础。近年
来,我们不断加强防汛工程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
备,防汛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这些都是我们战胜洪涝灾害的坚
实基础,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就一定能够取得防汛
工作的胜利。
二、压实各方责任,构建严密责任体系
责任是防汛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责任落实到位,防汛工作才
能层层推进、落地见效。我们要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严密责任体系,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
责。
(一)明确领导责任,发挥引领作用
领导干部是防汛工作的“领头雁”,必须明确自身责任,发
挥好引领带动作用,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落
实区委常委责任。区委常委要按照分工,分片包联各乡镇(街
道),定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协调解决防汛工作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防汛关键时期,要坚守岗位、靠前指
挥。二是强化各级主官责任。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主要
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本部门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
究部署防汛工作,亲自督查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对防汛工
作负总责。三是压实分管领导责任。各级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
抓好防汛工作的组织实施,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加
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防汛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各相关区直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
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筑牢防汛安全防线。一是水利部
门主动作为。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巡查和调度,做好
水库、堤坝、涵闸等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
患。同时,要做好洪水监测预报和调度工作,为防汛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二是应急部门统筹协调。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好统
筹协调作用,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等
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要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
作。三是其他部门协同配合。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监测预警工
作,及时发布降雨、雷电等预警信息;住建部门要做好城市排
水管网的疏通和维护,防止城市内涝;交通部门要保障防汛抢
险物资运输通道畅通;民政部门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
工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防
汛工作合力。
(三)压实基层责任,筑牢一线防线
基层是防汛工作的最前沿,是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的关键环
节。要把防汛责任压实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筑牢防
汛一线防线。一是乡镇(街道)履职尽责。乡镇(街道)要成
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防汛工作方案,组织力量对
辖区内的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和时
限。要加强对村(社区)防汛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确保各项工
作落到实处。二是村(社区)主动担当。村(社区)书记要切
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村(居)委会干部、党员、志
愿者等成立防汛应急小分队,加强对辖区内低洼地带、危旧房
屋、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测,一旦发现险情,要及
时组织群众转移。三是网格员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网格员人
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让网格员成为防汛工作的“千里
眼”和“顺风耳”,及时收集上报防汛信息,协助做好群众转
移、隐患排查等工作。
(四)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落实
责任追究是确保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防汛工作
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防汛工作中失职渎职、不作为、慢作为的
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一是加强监督检查。成立防汛
工作督查组,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防汛工作落实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督查中发现的问
题,要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二是严肃追责问责。对因
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让问责成
为常态,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三是通报典型案例。对在防汛
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案例,要及时进行通报,发挥警示教育
作用,让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三、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预案是应对洪涝灾害的“作战图”,完善的应急预案能
够在灾害发生时指导我们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
作。我们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一)修订完善预案,增强实用性
应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
善,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结合实际情况修订。要
根据我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水利工程状况、人口分布等
实际情况,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
不同类型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二是借鉴先进经
验修订。要学习借鉴外地在防汛应急处置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
法,吸收到我区的应急预案中。同时,要总结我区以往防汛工
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三是针对薄弱环节修订。
要对照防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城市内涝治理、山洪地质灾
害防范、应急物资储备等,在应急预案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
措施,提高应对薄弱环节的能力。
(二)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熟练度
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
力的有效手段。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让参演人员熟悉应
急预案的流程和要求,提高应急处置的熟练度。一是开展针对
性演练。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风险区域,开展针对性的应急
演练。如在城市低洼地带开展内涝抢险演练,在山洪地质灾害
易发区开展群众转移演练等。二是组织综合性演练。要定期组
织开展综合性应急演练,模拟多种灾害并发的场景,检验各部
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要尽可能接近实
际情况,提高演练的实效性。三是注重演练效果评估。每次应
急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要将演练评估结果作为修订完善应
急预案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物资储备,保障充足性
应急物资是应对洪涝灾害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加强物资储
备,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使用。一是科学确定储备
种类。根据我区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应急处置需要,科学确
定应急物资的储备种类。主要包括救生器材、排水设备、通讯
设备、照明设备、食品药品等。二是合理规划储备数量。要根
据辖区人口数量、灾害影响范围等因素,合理规划应急物资的
储备数量。要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确保应急物
资充足。三是完善储备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
理制度,加强对物资的采购、储存、保管、调拨等环节的管
理。要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完好有效。
同时,要建立应急物资共享机制,提高物资使用效率。
(四)建立联动机制,提升协同性
防汛应急处置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建立健全联动
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
制。要建立健全防汛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气象、水利、应急、
住建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要及时传递降雨、洪水、险
情等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二是完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