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防 汛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意义重大。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刚才,各县(区)汇报 了防汛备汛工作情况,从汇报来看,各地在防汛工作上都做了 大量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 识到,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 展大局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来不得丝毫懈怠。下面,我就 当前防汛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认清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防 汛思想防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 神,这是我们做好防汛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 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为我们防汛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 将这一理念贯穿到防汛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从当前*的防汛形势来看,不容乐观。一方面,从气象条件 分析,我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近期,多 地出现强降雨天气,且降雨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极 易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 段时间,我市仍将处于降雨集中期,防汛压力持续增大。另一 方面,从我市的地理环境和水利设施情况来看,我市地处秦巴 山区,地形复杂,河流众多,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一些 水利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在强降雨来临时,容易出现 险情。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集聚,城市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防汛工作面临的风险点增多,形势更加复 杂严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防汛工作是一场不能输的战 斗。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松劲心态,牢固树 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要充分认识 到,每一次强降雨都是一次严峻考验,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 能引发严重后果。要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 务,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汛工 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以有力的行动抓好防汛备汛关键 环节 (一)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情汛情变化,做到精准预警。气 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密 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汛情发展态势,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预警。要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同时,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 沟通协调,确保雨情汛情信息及时传递到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 相关部门。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要拓宽发布渠道,充分利用 电视、广播、短信、微信、乡村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将预警信 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个村、每一户、每一个人,确保不留 死角、不漏一人。特别是要针对偏远山区、独居老人、留守儿 童等特殊群体,要采取上门告知、专人负责等方式,确保他们 能够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应对准备。 (二)严格落实“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要求,果断撤离群 众。“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是我们在长期防汛工作中总结出 来的宝贵经验,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 要严格按照要求,坚决果断组织群众撤离。一旦接到预警信 息,只要达到撤离标准,就要迅速行动,做到应转尽转、应转 早转,绝不能犹豫迟疑。在撤离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撤 离方案,明确撤离路线、安置地点和责任人。要组织足够的力 量,帮助群众安全有序撤离,确保不落下一个人。同时,要做 好撤离群众的后续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保 障,妥善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让群众安心、放心。 (三)全面排查梳理风险隐患,做到不留死角。风险隐患排 查是防汛工作的重要基础。要组织力量对全市范围内的河流、 水库、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低洼地段、在建工程等进 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对排查出的风险隐 患,要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 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及时消除。对于重点区域和关键部 位,要加大排查频次,加密巡查力度。特别是对病险水库、尾 矿库、山洪灾害易发区等,要落实专人24小时盯守,密切关注 水位变化、坝体安全等情况,一旦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并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危旧房屋的排查,及 时转移居住在危险房屋内的群众,防止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 亡。 (四)规范细化标准和流程,压实一线责任。要进一步规范 细化防汛工作的标准和流程,使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 可依。从预警发布、人员撤离、抢险救援到物资调配等各个环 节,都要明确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要求,确保防汛工作有条不紊 地进行。要强化一线责任落实,将防汛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一个 岗位、每一个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 履行好防汛工作职责。基层防汛责任人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 巡查、报告等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加强对一线 防汛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