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基层减负工作专项督查反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基层减负工作专项督查反馈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事、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基层减负工作专项督查反馈会,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 减负的决策部署,通报专项督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 一阶段整改工作。刚才,督查组通报了督查情况,既肯定了成 绩,也指出了问题,针对性很强;相关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态 度诚恳、措施具体。下面,我结合督查情况和基层实际,讲三 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国之大者”的担当深化对基层减负 工作的认识 (一)基层减负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抓 好落实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 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 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 出来”。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文件,从 整治文山会海、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到解决“指尖上的形式 主义”、清理基层挂牌过多问题,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党中央整 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看待 基层减负工作,把减负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 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基层减负是回应群众期盼的迫切需要,必须用心用情 解决实际问题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也是群众身边的“贴 心人”。但当前,基层干部普遍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 针”的压力,一些地方存在“会议多、文件多、督查多、考核 多、报表多”等问题,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督 查中发现,有的乡镇干部每周要参加的会议超过*场,有的村 干部手机里安装的政务APP多达*个,有的社区一年要填报的表 格超过*份…这些问题不仅挤占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时间,更 消磨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基层减负 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减负担”“增效能”,让 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有更多精力解决群 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基层减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聚焦聚 力服务中心工作 当前,我们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乡村振 兴、基层治理,还是民生改善、安全稳定,都需要基层干部 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如果基层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 住手脚,就难以集中精力抓落实、促发展。督查中发现,部 分单位在部署工作时存在“重痕迹、轻实效”倾向,把“留 痕”当“落实”,把“材料”当“政绩”,导致基层干部忙 于“造台账”“编总结”,而忽视了实际工作成效。例如,某 村为迎接检查,花费大量时间整理迎检资料,却对群众反映 的饮水安全问题拖延不决,最终引发矛盾。这样的例子警示 我们,基层减负必须紧扣中心工作,坚决纠治“重形式、轻内 容”“重过程、轻结果”的错误倾向,以减负赋能推动高质量 发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基层减负中 的痛点堵点 从督查情况看,近年来通过持续整治,基层减负工作取得阶 段性成效,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得到有效 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新情 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文山会海”隐形变异,基层干部“文山会 海”中“喘不过气” 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严控会议、文件数量,但部分单位存 在“红头文件变白头通知”“正式会议变工作群部署”等现 象。例如,某县今年*月以“工作提示”“便签通知”等形式 下发任务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某街道干部反映,部 分会议要求“一把手”参加,但会议内容与本单位无关,导 致“陪会”现象突出。此外,一些文件存在“上下一般粗”问 题,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基层干部看 了“一头雾水”,落实起来“无从下手”。 (二)“督检考核”过多过滥,基层工作“被检查”牵着鼻 子走 督查检查考核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但部分单位存在“重 数量、轻质量”倾向。督查中发现,有的乡镇一年要接受*多 次督查检查,有的部门每月要开展*次专项考核,导致基层干 部“迎检压力大、工作负担重”。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考核 指标设计不科学,过分强调“留痕管理”,要求基层提供大量 照片、台账、总结等材料,甚至以材料厚度评判工作成效。例 如,某村为迎接乡村振兴考核,花费数万元制作展板、汇编材 料,却对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投入不足,这种“重 形式、轻内容”的考核方式,不仅加重基层负担,更助长了形 式主义歪风。 (三)“指尖负担”反弹回潮,基层干部“手机不离手、屏 幕不离眼” 随着数字化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