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委人才工作会议
上的青年干部代表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作为青年干部代表,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这一重要平台上发
言。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五年,市委以“人才强市”战略为引领,推
动城市创新指数跃居全国前列,青年人才公寓从“一房难求”到“拎包入住”,高
层次人才创业园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市委对人才工作“高看
一眼、厚爱三分”的坚定决心,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襟格局。作为青年干
部,我们既是这一战略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未来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在
此,我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工作实践,从三个维度向组织表态,与青年同仁共勉。
一、以“归零心态”锤炼本领,在时代浪潮中校准“成长坐标”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重构产业形态,绿色经济催
生新质生产力,城市治理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跃迁。面对这些变革,青年干部若
固守“舒适区”、满足于“完成式”,终将被时代淘汰。我曾参与全市智慧交通系统建
设,初期因缺乏大数据思维,提出的方案屡遭专家否定;后来通过系统学习城市
计算、多源数据融合等前沿知识,主动向高校团队请教,最终推动项目入选省级
试点。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干部的成长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未来,我们将以“空杯心态”拥抱变革。一方面,构建“T型知识结构”:在专
业领域深耕细作,成为“行家里手”;同时广泛涉猎数字经济、低碳技术、社会
治理等跨学科知识,打破“本领恐慌”。另一方面,强化“实践历练”:主动投身重
大项目、基层一线,在招商引资中学习产业逻辑,在乡村振兴中锤炼群众工作
能力,在信访维稳中提升应急处突水平,让“纸上得来”真正转化为“绝知此事”。
二、以“奋斗姿态”勇挑重担,在改革攻坚中争当“开路先锋”
市委提出“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之城”的目标,这需要无数青
年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啃下改革“硬骨头”。
去年,我参与全市“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面对部门数据壁垒、流程冗余等难
题,团队连续三个月加班攻坚,开发出“人才码”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兑现“秒
批”、服务事项“一码通办”,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50万。这一过程让我体
会到:改革攻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等风来”,而是“破风行”。
当前,我市在人才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产才融合深度等方面
仍存在短板。青年干部将主动领题破题:在人才评价上,推动从“唯论
文”向“重实绩”转变,建立“企业认可+市场检验”的多元评价体系;在成果转
化上,探索“先使用后付费”“人才技术持股”等新模式,打通“实验室”到“生产
线”的最后一公里;在产才融合上,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绘
制“人才地图”,实施“一链一策”精准引才。我们愿做改革路上的“铺路
石”,以“闯”的劲头、“创”的智慧、“干”的作风,为人才工作注入青春动能。
三、以“赤子情怀”扎根基层,在为民服务中厚植“人民底色”
人才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