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在全县巡察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上午的时间召开全县巡察工作动员会,主要
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
述,全面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十二届省委巡视工作
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市巡察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巡察监督向深拓
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
刚才,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传达了上级关于巡视巡察的最
新要求,宣读了本轮巡察工作方案,明确了巡察组组长、副组
长授权任职和任务分工。这些安排都是经过县委常委会专题研
究、反复酝酿确定的,既符合上级精神,又贴合我县实际。下
面,结合近期调研思考和工作推进情况,我讲三点意见,概括
起来就是“三个必须”——必须从政治高度把握巡察定位,必
须以问题导向提升监督质效,必须用系统思维凝聚整改合力。
一、必须从政治高度把握巡察定位,深刻认识“为何巡”的
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巡视巡察是政治监督的重要方
式,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去年以来,无论是中央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时
代巡视工作的意见》,还是省委出台的《巡视巡察工作五年规
划(2023—2027年)》,都反复重申“政治巡察”这一定位。
具体到我县,做好巡察工作绝不是简单的“业务检查”,而是
必须从政治大局出发,回答好“三个为什么”的时代之问。
第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 我们在基层调
研时发现,个别党员干部对“两个维护”的理解还停留在口头
上,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存在“温差”“落差”“偏差”。比
如,去年环保督查反馈的我县某乡镇秸秆禁烧工作敷衍问
题,表面看是执行政策不力,本质上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的政治担当缺失;再比如,个别
村在落实乡村振兴产业扶持资金时优亲厚友,表面看是作风漂
浮,实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立场动摇。巡
察作为政治监督的“前哨”,就是要通过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的“政治体检”,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县落地生根,确保
全县上下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这是破解“监督难题”的现实需要。 从近年来的信
访数据和案件查办情况看,我县基层“微腐败”和作风问题仍
有发生:2024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中,涉及
村(社区)干部的占比达42%,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惠民资
金“跑冒滴漏”、集体“三资”管理混乱;个别单位“一把
手”搞“一言堂”,重大决策不经过集体研究,甚至出现“裙
带关系”进班子的现象。这些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既有监督
覆盖不到位的“盲区”,也有日常监督“宽松软”的短板。巡
察作为“移动的监督哨”,通过“常规+专项”“机动+回头
看”的方式,能够精准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管理背后的深层次
问题,填补监督“最后一公里”的空白。
第三,这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是我
县“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产业转型
突破年”“基层治理提升年”的攻坚之年。从一季度经济运行
情况看,虽然我县GDP增速达到7.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工
业投资增速放缓、消费市场复苏乏力等问题依然突出;从民生
领域看,教育“双减”政策落实不均衡、农村医疗资源短缺等
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巡察不仅要“找问题”,更要“促发
展”。比如,去年县委第二轮巡察发现的县经济开发区土地闲
置问题,推动盘活低效用地1200亩,引进新能源项目3个,直接
带动就业2000余人。这说明,只要我们把巡察与中心工作紧密
结合,就能把监督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
二、必须以问题导向提升监督质效,精准聚焦“巡什么”的
关键环节
巡察不是“走过场”,更不是“搞形式”。今年,县委决定
对12个县直部门、8个乡镇(街道)、24个村(社区)开展常规
巡察,对乡村振兴、民生资金、生态环保3个领域开展专项巡
察,对2个重点村开展“提级巡察”。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三
个聚焦”,做到“三个紧盯”,真正把问题查深查透。
一要聚焦“国之大者”,紧盯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重点检查被巡察党组织是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存在“空喊口号”“阳奉阴违”等问
题;是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进产业转
型、优化营商环境中是否存在“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
象;是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网络舆情、宗教管
理等风险隐患是否处置到位。特别要注意,随着我县“文旅融
合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要重点关注景区建设中的形式主义
问题——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打造亮点”,盲目举债建“形
象工程”,结果建成后门可罗雀;有的地方在文化遗产保护中
急功近利,过度商业化导致传统风貌破坏。这些问题,既是发
展中的“堵点”,更是政治上的“痛点”,必须通过巡察严肃
查处。
二要聚焦“民之所盼”,紧盯群众身边腐败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