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会议上,就*县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与大家分享交流。近年来,* 县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全县 “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紧 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扛稳政治责任,筑牢衔接根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县深刻 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 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县、乡、 村三级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 府常务会议、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 作推进会等,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 (二)坚持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 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加大财政投 入力度,2024 年,全县整合各类资金*亿元,用于支持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确保政策不断档、资金有保 障、工作不脱节。 (三)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各 乡镇(街道)、各村(社区)的工作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 任。同时,加强工作考核,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强化 考核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 工作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 力。 二、聚焦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市 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 业融合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 了有力支撑。 (一)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县拥有 6 条富硒带、50 万亩富 硒耕地,具有发展富硒农业的天然优势。近年来,我们围绕富硒 产业做文章,重点打造了红薯、树莓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 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超过 10 万亩,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 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发展格局,“岭上西薯”品牌响遍全国,*红薯被列入全国“名特 优新”农产品名录。同时,吕店镇的树莓产业也蓬勃发展,不仅 生产树莓鲜果,还开发了树莓果汁、果酱、树莓酒等深加工产品, 并开展“树莓种植+趣味研学”活动,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目 前,吕店镇的树莓文旅研学项目已累计投入 360 余万元,成功接 待首批 150 余名师生进行研学活动,为当地提供了 70 余个就业 岗位,年收益 60 余万元。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 念,积极引导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方面,加大对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像洛阳源耕富硒食 品产业园、洛阳薯香薯业科创园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了 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 态,打造了龙凤古镇、岭上硒薯农场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推出 了红薯采挖体验、亲子研学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实现了农业与旅 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机结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利益联结 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 方式,引导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鼓励 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合作社或企业,参与产业发展, 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目前,全县已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 带动农户*万户,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农 民持续稳定增收。 三、狠抓防返贫监测,守牢底线任务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 要任务。*县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 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 发生。 (一)健全监测体系。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以 家庭为单位,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 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 重困难户进行全面监测。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与民政、医 保、教育、住建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 险户,做到监测对象精准识别。 (二)强化动态管理。对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 走访排查,及时掌握其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 等情况变化。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型和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 地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对风险消除的监测对象, 按程序及时标注,实现有进有出、动态清零。2024 年,全县累 计纳入监测对象*户*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户*人。 (三)落实帮扶措施。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 能力的监测对象,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方式, 帮助其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 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监测对象,依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 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对因病因灾因意 外事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监测对象,及时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 助等政策,防止其陷入贫困。同时,积极开展消费帮扶,通过电 商平台、直播带货、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帮助脱贫户和监测对 象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 四、夯实基础设施,改善乡村面貌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县持续加大对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 村发展品质。 (一)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 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