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系统2025年上半年工作讲评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系统 2025 年上半年工作讲评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系统 2025 年上半年工作讲评会议, 这既是一次回顾总结、盘点检视的“复盘会”,也是一次分析形 势、部署任务的“动员会”,更是一次直面问题、加油鼓劲的“推 进会”。刚才,我们通报了上半年“双过半”目标的完成情况, 各基层单位、系统内各部门都作了很好的汇报和发言,分管领导 也对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精准的讲评,点出了成绩, 指出了问题,明确了方向。总的来看,大家的发言准备充分、内 容详实、重点突出,我完全同意。 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前期的调研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客观全面地回顾上半年工作 今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全系统紧紧围绕“加 快推进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这一宏伟蓝图,以决战决胜的 姿态实施“七大攻坚”,各项工作在克难奋进中取得了新进展, 在真抓实干中实现了新突破。根据会议通报,上半年全系统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上级直管项目)完成既定额度,占年度计划 的 72%,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水运建设等主要指 标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双过半”目标,为圆满 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系 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大家辛苦了! 回顾上半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枢纽骨架支撑更加有力 我们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交通发展的“生命线”和“主引 擎”,全力以赴抓进度、攻难点。特别是作为下半年“三大攻坚 行动”核心的多条高速等重大项目,在上半年已经形成了大干快 上的良好局面。其中,某高速路段截至今年 6 月底,已累计完成 投资占概算总投资的 70.3%,为年底实现半幅贯通的目标发起了 强力冲刺。另一条高速建设也全面铺开,截至 2 月底路基工程进 度已超过六成,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展现了“系统交通速度”。 同时,某航道建设三期工程也在扎实推进,通江达海的梦想正一 步步变为现实。这些龙头项目的强力推进,正在加速构建起“东 接西联、南融北协”的综合交通大格局。 (二)路网结构体系持续优化,区域发展动脉更加畅通 上半年,我们统筹推进国省干线“提档升级”和“四好农村 路”“提质扩面”。一批重要的国省干线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例如某干线公路路基工程已完成 95%,关键桥梁建设取得进展; 某干线公路多个标段的路基、桥涵、隧道工程正全面施工;某干 线公路的路基和桥梁工程量也分别完成了 60%和 80%。这些项 目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区域之间的通达深度和效率。在农村公 路建设方面,我们上半年累计完成了一定里程的窄路加宽改造, 乡村“毛细血管”的微循环得到极大改善,为服务乡村振兴、促 进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安全生产防线筑牢织密,行业发展根基更加稳固 安全是交通运输工作的生命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上半年, 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了“三抓三查三严” 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通过邀请安全专家“把脉 会诊”、班子成员带队“四不两直”暗访督查等方式,对“两客 一危”、农村客运、渡口码头、在建工地等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 排查。据统计,仅“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期间,全系统就排查整 改问题隐患 141 处,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173 件。虽然安全生产形 势依然严峻复杂,但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们最大限度地 防范化解了重大安全风险,守住了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底线, 为人民群众的平安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行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服务品牌形象更加鲜亮 我们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形象。上半年,我们持续 深化法治交通建设,强化对公交、网约车、出租车等城市交通领 域的规范管理;深入推进高速公路“三保三大一创”行动和铁路 沿线环境整治,城乡交通面貌焕然一新;不断提升公路管养效能, 路况水平和通行环境得到群众好评。中心城区首期快速公交 (BRT)工程的设计和方案报批工作已经完成,部分管网和道路 建设有序推进,市民对高品质公共出行的期盼即将成为现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显微镜”来审视自身,清 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 严峻,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容忽视”: 一是不容忽视“项目推进不平衡”的问题。虽然我们整体上 实现了“双过半”,但具体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发展是 不均衡的。有的项目前期工作抓得不紧、做得不实,导致开工滞 后;有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因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不到位 而进度缓慢。从我们过去几年的项目建设经验来看,“资金和用 地问题”始终是制约项目进度的两大核心瓶颈,例如某干线公路 曾因用地审批难度大、资金筹集困难而进展缓慢,某干线公路也 曾因用地报批问题而停工。这些历史的教训,在今天依然具有极 强的警示意义。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为什么有的项目能跑出“加 速度”,而有的却成了“老大难”?根子就在于我们的调度是否 精准、服务是否到位、担当是否过硬。 二是不容忽视“行业管理精细化”的差距。对标人民群众对 美好出行的向往,我们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还有不少提升空间。比 如,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依然突出,尽管我们规 划了多个停车场、临时停车泊位等一系列项目,并计划在今年内 完成,但从历史情况看,停车场建设存在“规划建设滞后”和 “建设投入不够”的普遍性问题,这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去攻坚。 公交服务的准点率、便捷性、舒适度有待提高;网约车、出租车 行业的服务质量和规范经营水平仍需加强;公路养护的科学化、 精细化水平也亟待提升。这些都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关键小事”, 也是检验我们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 三是不容忽视“安全生产基础不牢”的风险。安全生产这根 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当前,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的薄弱环 节依然存在。一些运输企业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对驾 驶员的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 章操作屡禁不止;在危险货物运输、水上客运等高风险领域,安 全监管还存在短板弱项;尤其是在道路运输领域,超限超载治理 依然面临源头企业上线率不高、非现场执法结案率低等难题。这 些问题,每一个都是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