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 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 前形势任务,部署重点工作,推动全市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 同努力下,我市信访工作呈现出“总量下降、结构优化、质效 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76件次,同比 下降18.6%;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2.3%,重复访占比降 至5.1%,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国家、省信访局交办的重点 事项化解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测评从89.7%提升至94.2%。这 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信访干部扎根一线、冲锋在前的结 果,是各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攻坚的成果,更是广大群众理解 支持、信任配合的体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 在信访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一、在破解难题中筑牢民生底线,必须读懂“信访背后的民 生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 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 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把信 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 重要抓手,在解决问题中践行初心,在攻坚克难中锤炼作 风,有三个方面的体会尤为深刻。 一是“小事当作大事办”,才能让群众感受到“真心”。去 年3月,XX镇XX村12户村民因高标准农田建设占地补偿问题集体 上访。接访后,我们立即启动“县级领导包案+专班推进”机 制,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牵头,组织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 局、镇村干部连续7天蹲点调研,发现矛盾核心在于补偿标准公 示不及时、群众对测算方式存疑。我们随即组织“院坝会”现 场答疑,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重新核算,并在村公示栏、微信 群同步公开明细,仅用10天就完成全部补偿发放,村民主动撤 回了上访材料。这件事让我们明白:群众反映的问题或许看 似“鸡毛蒜皮”,但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干部多跑一次 腿、多解释一句话,就能换来群众的“心贴心”。 二是“老问题寻找新解法”,才能让矛盾“化旧控新”。针 对过去几年反复出现的“农民工讨薪”问题,我们没有停留 在“接访—交办—督办”的传统流程,而是联合人社、住建、 交通等部门建立“源头预防+动态监测+快速处置”机制:年初 在企业推行“工资保证金+电子合同”双轨制,年中开展“用工 规范”专项检查,年底依托“智慧信访”平台实时抓取欠薪线 索。去年全年,农民工讨薪类信访事项同比下降41%,其中通过 网络平台解决的占比达68%。这启示我们:面对复杂矛盾,既要 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更要跳出“路径依赖”找创 新,用改革思维破解“老大难”。 三是“干部下沉一线干”,才能让基层成为“主阵地”。我 们严格落实“县级领导接访日”“乡镇干部包村(社区)”等 制度,全年县级领导接访126批次,乡镇干部入户走访1.2万 次,推动37个“骨头案”“钉子案”在一线化解。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XX街道“信访代理员”制度——由社区“两委”成员、 老党员、志愿者担任代理员,主动收集群众诉求,全程跟踪办 理进度,去年共代理信访事项213件,办结率100%,群众评 价“干部就在身边,问题不用跑远”。这说明:基层是信访工 作的“根”,只有把力量沉到一线,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才能 真正打通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二、在直面挑战中强化底线思维,必须清醒认识“信访工作 的复杂变量”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 繁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攻坚期、城市更新加速期、基层 治理优化期”叠加阶段,信访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 战,需要我们高度警惕、认真应对。 从外部环境看,“三叠加”矛盾易发多发。一是经济转型与 利益调整的叠加。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部分企 业面临裁员、搬迁,职工社保接续、经济补偿等问题增多;农 村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分配等领域也因利益格局变化出现新的 矛盾。二是民生需求升级与服务供给的叠加。群众对教育、医 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 好”,但部分领域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仍 然存在,容易引发不满情绪。三是网络传播与舆情发酵的叠 加。现在群众反映问题更倾向于“线上+线下”同步,一条短视 频、一段聊天记录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关注,给矛盾化解带 来“黄金72小时”的压力。去年,我市因物业纠纷引发的网上 信访占比达27%,其中3起因处置不及时被上级通报,教训深 刻。 从内部短板看,“三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基层基础 能力不足。部分乡镇(街道)信访干部配备不齐,有的身兼数 职,对政策掌握不深、对群众感情不浓,存在“推、拖、 绕”现象;村(社区)网格员虽然覆盖全面,但对信访苗头性 问题的敏感度不够,往往是“问题上了门才去处理”,缺乏主 动排查的意识。二是部门协同效率不足。个别单位存在“各自 为战”倾向,对跨领域、跨层级的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