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深学笃行新思想,擘画城市新蓝图——在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深学笃行新思想,擘画城市新蓝图——在学习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发 言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迈入了 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 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 性问题,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 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我深感责任重 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的核心要 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奋力谱写我市城市高质量 发展新篇章。 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刻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的时代内涵与战略意义 本次会议是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 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 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 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这深刻揭示了城市工作在 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 度,深刻认识会议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和坚定性。 (一)深刻把握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战略判断,增强历史主动。 会议科学研判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明 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 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重大 判断,精准把握了城市发展的时代脉搏和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 记曾深刻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 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一阶段性特征转变的必然性和深刻内 涵,主动适应城市发展动力、方式、重心的深刻变化。这要求我 们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必须彻底摒弃过去“摊大饼”式的发展 思维,将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内涵式发展上来,更加注重城市空 间结构的优化、功能的完善、品质的提升和活力的激发。要深刻 认识到,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和宝贵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走集 约节约、精明增长的道路,以存量空间的高效利用支撑城市的高 质量发展。唯有如此,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主动,推动 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二)精准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坚守为民初心。 会议鲜明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 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目标,并再次重申了“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理念。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 记多次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这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 须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出发点和落 脚点。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无论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配 置土地资源要素,还是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都要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 “急难愁盼”问题,如住房保障、交通拥堵、环境品质、公共安 全等,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 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不仅是我们的工作 职责,更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 (三)系统理解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明确主攻方向。 会议将“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明确为城市工作的主线,并部署 了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城市、宜居城市、美丽城市、韧性城 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等七项重点任务。这为我们擘画了城市 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内涵式发展,核心在于提升城市发展的 质量和效益,关键在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这要求我们自然资源 和规划部门,必须将“内涵式发展”理念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编 制、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 优化,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提 升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塑造特 色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改善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城市治理的创 新,提升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必须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 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深刻理 解并牢牢把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我们的工作才能找准着力 点,精准发力,推动城市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规划引领、精准施策,全力推动会议精神在自然资源和 规划领域落地生根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作为城 市空间发展的谋划者、资源要素的配置者、建设活动的引导者, 必须立足职能职责,找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以科学的规划为引领,以精准的政策为支撑,以务实的举措为抓 手,将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 践。 (一)强化空间引领,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 腾是最大的忌讳”。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 和刚性管控作用,科学构建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一 是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深刻领会“发展组团式、 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要求,在 XX 都市圈和 XX 省域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我市定位。强化市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的统筹作用,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并严格管控,引导人口、产 业、基础设施等要素合理布局。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与品 质提升,支持 XX、XX 等县城按照重要载体要求差异化发展, 培育特色小城镇,构建“中心引领、多点支撑、城乡融合”的城 镇体系。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空间结构。二是完善城 市功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 体规划”原则,深化完善城市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居 住、产业、商业、公共服务、绿地开敞等空间,促进职住平衡、 产城融合。重点保障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公 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优化设施布局和供给结构。强化交通规划 引领,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公 共交通,引导 TOD 模式发展,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综合承载能 力。通过精细化的空间安排,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运行更加高 效、生活更加便利。三是严守资源环境底线,筑牢生态屏障。牢 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贯穿规划全过程。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 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划定城镇开发 边界,严控新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