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
彻落实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分
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为
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
领导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
志,以及部分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等。刚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区政府和企业
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做法和成效,也提出了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不断优
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民营经济呈现出总量持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
贡献日益凸显的良好态势,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主力
军、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从总量规模来看,民营经济“家底”越来越厚实。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企
业总量达115.9万家,较去年年底增长8.7%;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8.2万家,其中
新增民营企业12.5万家,净增幅13%,这一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我
市也由此成为全国第5个企业总量破百万的副省级城市。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的同
时,民营经济的体量也在持续攀升,上半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
到58.3%,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为全市
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创新能力来看,民营经济“含新量”越来越高。在创新领域,民营企业已成为
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全市84%的独角兽企业、79.3%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来自民
营经济。*企业作为我市一家2023年落户的独角兽企业,短短两年时间估值已超百亿
元,今年3月首次携“AI生态全家桶”亮相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展现了我市民营企业在
前沿科技领域的强劲实力。*科技公司深耕智能座舱芯片领域,去年自主研发的“龍鹰
一号”累计发货超100万片,出货量位居国产汽车大芯片之首,近5年来收入年复合增
长率超过100%,今年又发布了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填补了国产同等
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的空白,彰显了民营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硬核力量。
从产业贡献来看,民营经济“驱动力”越来越强。在我市“新质产业”图谱中,民
营企业从未缺席,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
增长5.1%,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民营企业集中的领域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
点,成为全市经济的“发动机”。在工业投资方面,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167亿
元,其中近七成为民营企业投资,这些投资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也为
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注入了新动能。*电子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从最初的电脑零售转
型为智能安防领域的佼佼者,其自主研发的AI安全检测系统能实时识别12类安全隐
患,已在多地轨道交通、工业园区落地,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在产业转型中的活力
与创造力。
二、正视问题,清醒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
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部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我市涌现出了一批像*科
技、*北斗这样的创新型民营企业,但从整体来看,仍有不少民营企业存在研发投
入不足、核心技术缺乏、创新人才短缺等问题。据统计,全市仅有35%的民营企业
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0.5个百分点。一些民营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
较弱,在面对市场波动和行业竞争时,抗风险能力不足。例如,我市部分传统制造
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依靠低价竞争
维持生存,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转型升级压力巨大。
二是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仍需持续优化。尽管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但在政策落实、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堵点”“痛点”问
题。在政策落实上,一些惠企政策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部分民营企业对政策不
了解、不会用,导致政策红利没有充分释放。在政务服务上,部分部门办事效率不
高、流程繁琐,存在“多头跑、重复跑”的现象,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在要素
保障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据调查,全市有60%以上的中小民
营企业反映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银行贷款审批流程复杂、利率偏高,直接影响了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此外,在土地、人才等要素方面,民营企业也面临
着一定的制约,部分民营企业因土地指标不足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因高端人才短缺
影响了创新发展。
三是民营企业产业链协同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
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紧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
作,导致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一些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孤立状态,难以获
得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影响了产业整体的创新效率和发展质量。例
如,在我市的汽车产业领域,虽然有不少民营企业为整车企业配套,但由于缺乏有
效的协同创新机制,这些配套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等方面往往滞后于整车企
业的需求,难以形成产业合力。同时,民营企业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作用
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聚焦重点,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
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我市民
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
要把强化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
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
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占营业收
入的比重。市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的重大研发项目给予补贴,对研发
投入增幅较大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要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
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例如,我们
可以借鉴科技与大学合作的模式,推动更多民营企业与本地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领域,梳理一批“卡脖子”技术
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