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
示精神,认真总结五年过渡期以来我市的工作成效,清醒分析
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对下一步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
署、再压实,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
农村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人民彪炳史册的伟大光荣。开启五
年过渡期,是党中央着眼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作出
的重大战略决策。自过渡期设立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
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
兴”为主线,下足“绣花”功夫,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脱贫
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一是防止返贫的
防线筑得更加牢固。我们始终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首要任
务,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原则,守住了不发生
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不断健全,在全省率
先全面推广运用防返贫监测帮扶智能化升级系统,创新建立
了“三线并行”信息共享和“双月一调度”联席会议制度,监
测的精准度和响应的速度显著提升。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有
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各类监测对
象10185户37347人,已成功消除风险3672户12482人,风险消除
比例达到33.4%,对剩余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也已全部落实到
位,做到了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二是稳定增收的基础夯得更
加扎实。我们始终把产业和就业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帮扶手
段,持续激发脱贫地区的“造血”功能。产业发展提质增
效,成功创建了*区*国道农业产业示范带、*县*流域乡村振兴
示范带等22条特色产业示范带,*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中草药工厂
年产值达*万元,*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规上农
业企业已达1020家,鱼子酱等特色产品更是远销海外,占据了
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就业渠道持续拓宽,我们坚持“外
输内拓”并举,优化公益性岗位,大力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去
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实现就业27.24万人,超额
完成24.9万人的年度目标,为脱贫家庭吃下了“定心丸”。三
是乡村发展的面貌变得更加和美。我们坚持把乡村建设摆在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学习
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示
范引领作用凸显,高标准完成了56个“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
范村的建设任务,*县*村通过生态、文旅与产业的深度融
合,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更带动村民人均
年收入达到2.65万元。*区*村通过发展茶叶加工,不仅壮大了
村集体经济,更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集体经济年收入
近80万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两不愁三保
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得到持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子
女“零辍学”,健康帮扶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农
村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精准落实,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总的来看,经过几年的不懈奋
斗,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
了阶段性重要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
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苦干实干
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全市“三
农”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党中央的要
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
短板和弱项。今天是2025年*月*日,距离五年过渡期结束仅剩
几个月时间,我们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攻坚拔寨的冲
刺关口,更需坚持问题导向,把困难和挑战看得更透彻一些。
一是返贫致贫的风险依然客观存在。部分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
庭基础仍然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
等刚性支出过大,或因就业不稳定、产业效益波动等,都可能
导致其生活重陷困境。监测预警的敏感度仍有待提升,个别地
方还存在排查不够深入、信息核实不够精准、帮扶措施针对性
不强等问题。二是产业发展的支撑仍显不足。一些地方的特色
产业规模偏小、链条偏短、品牌偏弱,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普
遍,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
有限,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市场波动的风险主
要还是由农户承担。农旅融合的深度不够,文化挖掘不深,业
态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三是乡村
建设和治理的短板依然突出。部分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短板依然明显,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
长效管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地方存在“重建轻管”现
象。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
挥不充分,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
的“田秀才”“土专家”仍然稀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
朴民风的培育仍需久久为功。四是责任落实和工作作风仍需加
强。少数干部存在“歇歇脚、松口气”的思想,工作热情和干
劲有所减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
在,有的工作停留在发文件、开会议层面,深入一线调查研
究、解决实际问题不够。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顺畅,政
策衔接、资源整合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于这些问题,我
们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精准有效
的措施,在收官冲刺阶段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讲几点意
见。
一、必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