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
务是总结前期全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
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市民政局局长、市财
政局局长,以及各县(市、区)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市、区)长、民政局
局长等。刚才,市民政局、* 区政府、* 县民政局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
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深刻认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的决策部署,围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设施建设、服务提升、人才培
育、智慧赋能及政策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辖区老年
人构建起更有温度、更具品质的养老服务网络。从数据来看,截至 2024 年
底,全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 80 岁以上高龄
老人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万人。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们通过持续
发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从 2020 年的 *% 提升至 2024 年的 *%,建
成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个,其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个、养老驿站个、健康
小屋个,基本实现了 “15 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的初步目标。在服务供给
方面,全市年均开展助餐、助浴、助洁等 “六助” 服务万人次,组织老年人文体
活动场次,服务老年人万人次,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达到%,这些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
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一是设施建设不均衡,部分偏远乡镇、农村地区养
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仍然较低,与城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县镇目前仅有个
养老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名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二是服务品质有待提
升,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
分层分类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存在服务内容单一、形
式固化等问题。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全市专业养老护理员仅人,每千名老
年人拥有护理员数量为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护理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不高、流失率较高等问题,据统计,2024 年全市养老护理员流失率
达到 *%。四是智慧养老应用不够深入,虽然建成了市级数字养老服务调度指
挥平台,但在数据整合、功能应用、精准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社区
和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设备的使用率不高,如区部分社区的智能呼叫设备使用率
仅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一)持续夯实设施基础,织密织牢养老服务网络
设施建设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根基,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一
步扩大设施覆盖范围,提升设施建设质量。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积极争
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同时优化市级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每年用于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不低于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2025 年,全市计划
投入万元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其中市级财政配套万元,各县(市、区)配
套万元。要严格落实省、市级四部门联合发文的《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
移交管理办法》《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 “四同步” 实施意见》,确保新建
住宅小区按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比例不低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并
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二是多渠道推进设施
建设。要采取新建、改(扩)建、租赁、购置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的厂房、
学校、医院等资源,转化为养老服务设施。2025 年,全市计划新建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个,改(扩)建个,租赁转化个,新增养老床位张,其中护理型床
位张,占比不低于%。要重点向农村地区和偏远乡镇倾斜,县、县等农村老年人
口较多的地区,要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个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
至少建成个农村幸福院或日间照料点,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 “最后一
公里” 问题。三是提升设施功能品质。要按照适老化、智能化标准建设和改造养
老服务设施,配备必要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等设备,如护理床、
康复器械、书画桌椅、健身器材等。同时,要注重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设置无
障碍通道、防滑地面、紧急呼叫系统等,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
(二)精准对接老年需求,不断提升服务供给品质
老年人的需求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导向,要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分层分类提
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一是构建全方位服务网
络。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引入专业养老服务
机构运营管理,实现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 “六助” 服务全覆
盖。2025 年,全市计划新增社区食堂个,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有个社区食堂,为
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助餐服务,助餐服务覆盖老年人达到万人次。要加强社区文
化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设施的联动,定期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书画展览、文艺
演出、健康讲座、棋牌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25 年
计划开展各类活动场次,服务老年人万人次。二是推行分层分类服务模式。针
对低龄活力老年人,要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组织成立书法、绘画、舞蹈、
摄影等兴趣小组,每月开展至少次文化交流活动,引入社会组织开设各类兴趣
班,如区已开设书法班个、绘画班个,参与老年人达人次,要在全市范围内推
广这种模式,打造多彩晚年生活。针对中龄段老年人,要在各社区健康小屋的
基础上,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每月开展次健康讲座,每季度组织次免费体
检,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线上绿通就医服务,2025 年计划为名中龄段
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讲座场次。针对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要
通过嵌入式养老机构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同时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范围,为居家
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康复指导、精神慰藉等服务,2025 年计划新增居家上门服
务对象人,服务人次达到万。三是加强特殊老年群体关爱服务。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