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党组2025年上半年落
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市*联合会党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纪委监委、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
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群团工作、残疾人
事业的重要论述,严格对标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
会和市纪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将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作为首要
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全市残疾人事
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上半年,会党组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主责
主业,坚持问题导向,一体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
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突出政治引领,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
在首位,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深化理论武装。严格执行“第一
议题”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上半年组织集中学
习研讨6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12次。通过“三会一
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系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党中央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二是压实责任链条。党组书记
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
亲自协调。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党建工作与分管业务同谋划、同部
署、同检查、同考核。年初制定并印发了《2025年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任清单》,将责任细化分解到人、到岗,形成了层层传导压力、逐级抓好落实的
责任体系。三是严守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分析研
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上半年召开2次专题会议进行形势分析。加强对会官网、
微信等宣传平台的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积极宣传残疾人自
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上半年发布正面宣传稿件80余
篇,有效防范化解了涉残舆情风险,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聚焦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
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擦亮党建品牌。以深化拓
展“*有爱·*更暖”党建助残服务品牌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
化建设。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党员在服务残疾人群
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创新融合载体。广泛开展“党建+”系列行动,将党建
工作与残疾人核心业务需求紧密结合。例如,在“党建+残疾人康复”行动中,组
织党员康复师深入社区、家庭开展精准康复指导服务超过200人次;在“党建+残
疾人就业创业”行动中,党员干部带头联系爱心企业,开发就业岗位50余个,举
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场;在“党建+残疾人权益保障”行动中,党员律师志愿者为残
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40余次。通过这些具体举措,使党旗在服务残疾
人第一线高高飘扬,有效破解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
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着
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上半年,各党支部均
按要求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三)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
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紧盯残疾人康复
服务、教育就业、技能培训、辅助器具适配、项目资金管理、维权信访等重点领域
和关键岗位,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28条,建立廉政风险台账,实
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强纪律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2部,通报
典型案例4起,赴*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1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
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三
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一线,与残疾人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诉告,解
决急难愁盼问题30余个,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残疾人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与深度剖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
要求和残疾人群众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亟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责任意识的“高站位”与“实落点”之间存在温差,主体责
任压力传导仍有衰减。尽管党组层面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在
责任传导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上,仍存在一些梗阻和衰减现象。
一是“主角”意识与“配角”思维并存。部分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在思想深处,仍
或多或少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惯性思维,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是实打
实的成绩,而党建工作相对“务虚”,是“软任务”。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在实际工作
中,对党建工作的投入精力不足,习惯于按照上级机关工委的部署照搬照转,缺
乏结合单位实际、主动谋划、创新推进的“主角”意识和担当精神。党建工作的
主责、主体、主业意识尚未在所有层级的干部思想中完全树牢,有时会将责任
下推给机关党支部,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对后续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不够
深入。二是压力传导的“上紧”与“下松”现象突出。党组层面反复强调全面从严
治党,要求严格,但在压力传导至各部室、直属事业单位以及普通党员的过程
中,存在逐级递减的趋势。个别部室负责同志对分管领域内的党建工作研究不
深、思考不多,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这
种“上紧下松”的状况,使得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压力未能完全、无衰减地传递到
每一位党员,导致个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对自身的要求有所放松。
(二)制度执行的“规范性”与“实效性”之间存在落差,党建业务融合深度
有待加强。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党建工作制度,但在执行层面和融合效果上,还
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制度执行存在形式化倾向。尽管“三会一课”、主题党
日等制度在形式上得到了落实,但部分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有的主题党日活
动方案设计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满足于“完成动作”,在提升党员能力、解
决实际问题上的效果不彰。有的组织生活会辣味不足,批评和自我批评存在“你
好我好大家好”的现象,未能真正起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作用。制度的“刚
性”约束力未能完全体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潜在问题尚未从根本上扭转。二
是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尚未根除。尽管我们大力倡导党建与业务融合,并
创建了党建品牌,但在实践中,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党建工作的谋划
有时未能精准切入业务工作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例如,在推动残疾人高质量
就业方面,如何通过党建联建、共建等方式,更有效地撬动社会资源、拓展就
业渠道,创新性的思路和举措还不够多。党建工作对业务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作
用,尚未能最大化地转化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创新意
识不强,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同步提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