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2025年上半
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
2025年上半年,市委宣传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制,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立足本市“十四
五”规划中期目标任务,以“守正创新、守牢底线、守责担当”为工作主线,在理论武
装、阵地管理、舆情引导、队伍建设等方面下真功、出实招,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呈
现“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主阵地更稳固”的良好态势。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
结如下:
一、理论武装“铸魂工程”走深走实,思想根基进一步夯实
理论清醒方能政治坚定。上半年,我们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
政治任务,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理论学习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
数”延伸,从“入脑入心”向“知行合一”转化。
一是以上率下“领学”,构建“头雁效应”传导链。制定《2025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
组学习计划》,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与实践”“新发展阶段城市治理”等12个专题学习重点。上半年共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
心组学习8次,其中“第一议题”学习6次,采取“专家辅导+研讨交流+案例剖析”相结合
的方式,邀请省委党校教授、市委政策研究室专家作专题辅导4场,班子成员结合分
管领域工作作交流发言20人次。特别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专
题学习中,我们创新“领学+调研+复盘”模式,由市委常委牵头,围绕“基层意识形态
风险点排查”“网络舆情应对实效”等课题开展实地调研,形成《新时代意识形态工
作“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等3篇调研报告,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
招。
二是创新载体“促学”,打造“立体式”学习矩阵。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分层分类设
计学习载体:在机关单位推行“晨读+夜校”制度,利用早会15分钟开展“微党课”,每月
最后一个周五固定“干部学习日”,累计组织专题学习活动2300余场;在农村地区组
建“乡音宣讲团”,选拔120名村支书、老党员、乡贤作为“草根讲师”,用方言土语讲解
党的政策,开展“院坝会”“田埂课”等流动宣讲1800余场,覆盖群众12万人次;在学校
开设“行走的思政课”,联合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开发“红色地图”实践课程,组织中
小学生开展“重走革命路”“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500余场;在企业打造“车间课堂”,依
托工会组织技术骨干、劳模代表开展“理论+技能”双培训,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生产
一线,相关做法被《*日报》专题报道。
三是知行合一“践学”,推动“理论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坚持“学理论、找问题、
促发展”导向,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重点任务,组织党员干部
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攻坚”行动。例如,在“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中,市委宣传部联合住
建部门组建“政策宣讲队”,深入拆迁片区开展“面对面”政策解读,累计解答群众疑
问3000余条,推动项目签约率提升25%;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中,宣传部门
梳理企业反映的“政策知晓度不高”问题,创新推出“惠企政策口袋书”“线上政策问答平
台”,相关经验被纳入全市“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全市
上下形成“以学促干、以干践学”的浓厚氛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8%,高于全省平
均水平0.5个百分点,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效应进一步凸显。
二、阵地管理“固本工程”精准发力,舆论生态进一步净化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盘”。我们坚持“管建并重、疏堵结合”,聚焦重点领
域、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阵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强化“传统阵地”规范管理。针对党校、干部学院、社科研究机构等理论阵
地,修订《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建立“准入-审核-评估”全流程管理机制:对新
开设的培训班次实行“意识形态风险评估”,明确“凡开班必审方案、凡讲课必核资
质、凡内容必查导向”;对社科研究课题实行“双盲评审”,重点把关选题的政治方
向、价值导向,上半年共驳回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课题申报3项,调整优化研
究方向5项;对讲座论坛实行“一会一报”,上半年审批各类讲座论坛127场,现场督
查32场,未发生一起违规事件。特别在基层文化站(室)管理中,我们创新“星级评
定”制度,将意识形态责任落实情况与经费补贴、评先评优挂钩,推动23个基础薄弱
的文化站完成设施升级,新增“红色书角”“乡贤讲堂”等功能区,基层文化阵地的“红色
属性”更加鲜明。
二是守好“新兴阵地”前沿关口。针对网络、新媒体等新兴领域,建立“网信+宣
传+公安”联动机制,实行“24小时巡查+重点时段值守”制度。上半年共监测网络舆情
信息1.2万条,处置敏感信息87条,封堵不良信息链接2300余条;对全市1200个政务
新媒体账号开展“清朗行动”,重点整治“僵尸号”“标题党”等问题,关停整改不合格账
号17个,推动政务新媒体矩阵粉丝量增长35%,平均阅读量提升2倍;针对短视频平
台,联合网信部门推出“正能量创作者培育计划”,选拔培养本地“乡村达人”“非遗传承
人”等网络主播50名,创作《老匠人的榫卯人生》《乡村振兴里的“新农人”》等原创
短视频300余条,其中12条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短视频平台的“主流声音”占比从年
初的32%提升至58%。
三是激活“民间阵地”内生动力。注重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