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流动摊贩治理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流动摊贩治理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
彻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
要理念,正视当前我市流动摊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的治
理举措。刚才,市城管局的同志汇报了总体情况,相关单位和各区也作了很好的补
充发言,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现实、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规范流动摊贩管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流动摊贩,通常被称作城市的“烟火气”。它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民
生,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穿梭于大街小
巷的摊点,为成千上万的家庭提供了就业和生计,方便了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
为我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活力与温度。特别是我们今年计划支
持93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临时摊点实现低成本创业,这正是我们城市管理“有温度”一
面的具体体现。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
我市流动摊贩无序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块“硬骨
头”,成为影响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个突出短板。这些问题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无序”之乱,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公共秩序。部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跨门
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尤其是在一些主次干道、交通枢纽、热门景区及文化遗产地周
边,严重挤占了公共空间,导致交通拥堵。据有关部门反映,在高峰时段,个别路
口的通行效率因此下降超过30%。这种“想在哪摆就在哪摆、想摆多久就摆多久”的无
序状态,不仅破坏了我们精心营造的城市景观,也与我们*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的形象极不相称。
二是“安全”之患,对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部分食品
摊贩卫生条件堪忧,从业人员缺乏健康证明,食品原料来源不明,存在极大的安全
隐患。同时,许多摊贩使用瓶装液化气,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
故,尤其是在人流密集的区域,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流动的“风险
点”,是我们城市安全管理体系中决不能忽视的薄弱环节。
三是“治理”之难,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严峻考验。长期以来,我们在一线执法的
同志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猫鼠游戏”式的游击战术仍在不断上演,不仅消耗了大
量的行政资源,也容易引发执法冲突,影响政府公信力。从市12345热线平台的数据
看,关于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的投诉一直位居前列,部分区域的投诉量甚至出现了
季度性的大幅攀升。这充分说明,我们过去那种“堵”多“疏”少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
适应新时代城市治理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拿出系统性、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同志们,流动摊贩问题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城市品位、民生福祉、社会和谐
的大事。管好了,就能实现市容环境、便民利民、促进就业的“多赢”;管不好,就会
陷入“屡禁不止、反复发作”的怪圈。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上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绣花针般的功夫,坚决打赢这场流动摊贩规范治理的攻
坚战。
二、聚焦关键、疏堵结合,系统构建流动摊贩治理新模式
解决流动摊贩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一刀切”“一禁了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
筹兼顾、疏堵结合,探索一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治理新路。具体来说,要着力
构建“规划、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第一,以“规划先行”为基础,优化空间布局。治理流动摊贩,疏导是前提,规划
是关键。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哪里出现堵哪里”的被动局面,变“被动管理”为“主动规
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牵头,会同城管、商务、文旅等部门,尽快编制出台
《*市便民摊点设置专项规划》。这个规划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三区”范围。
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划定“严管区”“疏导区”和“特色区”。城市主干道、党政机关周边、
重要交通枢纽、核心景区等区域必须设为“严管区”,严禁任何形式的流动设摊;在部
分背街小巷、新建成的大型居住区周边,可以规划设置“疏导区”;在具备条件的区
域,可以鼓励发展主题鲜明、管理规范的夜市、创意集市等“特色区”。二是明确设置
标准。所有疏导区和特色区的摊位,都要在场地设施、经营时段、经营业态上建立
明确标准。比如,地面必须铺设防油污垫,必须配备分类垃圾桶,涉及餐饮的必须
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