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
深刻地分析文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根据文化很发达的地
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的发展实际经验,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重要支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以文化促进经济高质量
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质量发展内含着深刻的文化要求
经济活动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活动过程,是一个包括人类文化
内容的进步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
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
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
一起的”。经济发展一旦局限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贫富分化、
资源告罄、环境污染等问题就会随之而来。经济发展不仅仅等同
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它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教育、健
康、就业等民生问题的改善,并更加重视分配正义、伦理道德、
观念习俗等人文目标,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内含着更多的文化要
素。我国历来是一个具有厚重文化传统的礼仪之邦,经济的文化
含量更为丰厚,比如“经世济民”中天然带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为邦本”“义利统一”“家国天下”等文化精髓。经济发展从
来就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数据式增长,而是统筹包含物质条
件与文化演进的综合范畴。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时代以来,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需要已经由“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这种需要既包
含充裕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越来越关
注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技术含量等差异化特征。文化因素日益渗
透到经济活动中,服装、家具、建筑、日用品、食品、旅游、商
业等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到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此外,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个人的
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地区的总体创新氛围与创新环境本身就是
一种重要的文化内容,这就决定了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
放发展、共享发展都需要深刻的文化塑造与观念引导。由此可见,
高质量发展本身就包含更多的文化要求。
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充分表明,随着人类文化需求上升,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
础决定文化上层建筑的显现样态,而文化则会对经济发展的目标
及其成效产生重大影响。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意识的上层建筑,总
体上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但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展示出相应的
独立性与不平衡性,并且对经济基础等物质存在产生重要的反作
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
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
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经济发展是由生产要素及其组合推动发展的,而生产要素的
构成多种多样,包括资源禀赋、科技水平、人力资本、制度安排
等。但经济活动归根到底首先是人的活动,人的行为深受文化影
响,文化作为人文向度的价值符号,逐渐成为愈发重要的生产要
素,通过经济活动主体观念意识的现实表达渗透在其他生产要素
与经济行为之中。所以,一些经济理论不仅在个体层面强调文化
对于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作用,也同样重视文化对宏观资源配置的
影响,包括节约交易成本、形成某种非正式制度等,共同为经济
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
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
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要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
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人文环境,深
刻洞悉文化的经济影响。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