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
长在理论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关键时期,我们组织此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极
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
指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县生态环境局党组
书记、局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我结合工作实际,谈几
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马
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
观,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
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升到
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
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再是矛
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
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旧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
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蓝天白云、绿水青
山、清新空气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
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让
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生态环境中
生产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准确把握我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仍需巩固提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
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取得了一
系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断提高,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
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不稳
固,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部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臭氧
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个别河流断面水质偶尔出现波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还需进一
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底数不清、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
决。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面临较大压力。我县产业结构以传统工业和农
业为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占比较大,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问题较为
突出。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
面,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动力,对环保投入不
足,难以达到环保标准要求;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带动性
的绿色产业项目,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对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结构调整还涉及到就
业、财政收入等社会问题,需要统筹考虑、稳步推进。
(三)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
入,对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县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还存在
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监管力量薄弱,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
足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需求;二是监管手段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缺乏
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执法装备,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现和查处能力有限;三是部门之
间协同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