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涉民生领域专项督察会上的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涉民生领域专项督察会上的发言材料 各位督察领导: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中心涉民生领域开展专项督察工作。这既是对我们工 作的监督与检验,更是对我们进一步提升民生服务质量的鞭策与指引。下面,我将 按照谈话提纲的要求,就中心在集中整治、规范涉企执法及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情况向各位领导做详细汇报。 一、集中整治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1.责任落实与机制建设。一是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纳入党 委议事日程,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部署,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自查工作 组,形成“党委统筹、科室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自查—整改—回 头看”闭环机制,通过台账梳理、群众走访、企业座谈等方式开展全覆盖自查,利 用12328、12345热线反馈及服务窗口意见箱收集问题线索,确保整治工作层层传导 压力。 2.重点领域整治成效。一是旧客车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全国多起10年以上客车 起火事故,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及市交通运输局通知要求,采取“企 业自查—县级核查—市级抽查”三级机制,于2025年3月26日完成全部整改。二是出租 汽车行业乱象整治。4月17日印发《信阳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 案》,通过执法查处与投诉举报联动,对违法违规驾驶员开展强制培训,实现“查处 一起、培训一起、规范一起”。三是民生实事落地。客货邮物流配送。全市9个县区启 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建成三级服务网点(8个县级、102个乡级、2895个村级),开 通143条合作线路,投入446辆运输车辆;2025年计划新改建物流快递服务点完 成61个,新增融合线路14条。“点亮回家路”项目。与民权社区党支部合作,在新生 街、三胡同等路段加装5盏太阳能路灯,解决居民夜间出行安全问题。出租车候客区 建设。在中心城区医院、商场、学校等区域新增17处候客区(浉河区8处、平桥 区9处),6月12日投入使用,缓解“停车难、候客难”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系统内专项整治部署及时性不足,针对民生实事 的条线指导不够细化,部分单位存在落实偏差。二是部分任务清单完成时限不明 确,具体措施可操作性需加强。三是问题排查范围不够全面,未覆盖运输服务各个 领域;长期整改问题跟踪督办机制不健全,整改成效滞后。四是与市交通执法支队 等部门联合会商机制不规范,数据共享存在壁垒。四是制度建设存在“为建而建”倾 向,针对性不强;开门整治评价方式单一,未建立“面对面”座谈机制,纠偏整改不及 时。 (三)整改措施。一是细化民生实事任务清单,明确“每月调度、季度评估”机 制,强化条线指导的精准性。二是扩大问题排查范围,对各县区开展专项督查。三 是规范与相关部门的会商及线索移送流程,打破数据共享壁垒,健全长期整改跟踪 机制。四是优化制度建设,避免形式主义,建立多元化开门整治评价机制,及时纠 偏整改。 二、规范涉企执法工作情况 在规范涉企执法方面,我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服务行为合规,不存在超 越职责范围的行为。在涉企收费上,我中心无涉企收费项目,未发现乱收费问题。 但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涉企服务流程存在冗余环节,如企业需 重复提交纸质材料,与“一网通办”要求不符;部分免费服务的公示不够醒目,导致企 业对服务内容知晓度低;开展的涉企服务回访频次不均,对小微企业的回访覆盖率 低,存在“重大户、轻小户”倾向;少数窗口人员存在服务态度生硬、解答不耐烦的情 况,且服务纪律培训的针对性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优化服务流程,推进“一网通办”,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的情 况,提高企业对服务内容的知晓度;建立企业回访全覆盖机制,平衡回访频次,每 季度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加强窗口人员的服务纪律培训,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 三、法治建设工作情况 (一)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的理解和 认识。 1.从制度定位上看,这是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刚性约束。《党政主要负责人 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重要制度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核心地 位,为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刚性约束和根本遵循,是确保法治建设落地 见效的制度保障。 2.从责任内核上看,这是统筹引领与示范带动的双重担当。作为单位主要负责 人,该规定要求既要承担起统筹引领的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单位整体工作规 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确保法治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 程;又要履行好示范带动的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自身的法治素养和依 法办事行为,引领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形成重视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氛围。 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民生服务与行业管理的法治保障。在道路运输服务领 域,落实该规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能为民生实事推进、涉企服务规范等工作 提供法治指引,确保各项服务和管理行为依法依规,保障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客货邮物流融合发展、出租车行业监管等民生领域工作中,以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可有效提升服务质效,营造公平公正的行业环境。 4.从落实导向上看,这是问题破解与长效建设的行动指南。该规定的落实需以 问题为导向,聚焦法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制度针对性不足、部门协作不畅等问 题,通过强化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用法治手段破解工作难 题,确保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单位整体法治水平。 (二)推动规定落实落地的具体抓手和创新举措 1.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法治建设统筹机制。一是完善法治建设领导体系。成立 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法治建设工作小组,定期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今年已召 开1次),专题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如针对新业态网约车监管政策落实,通 过深入研讨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监管细则,确保行业规范发展。二是将法治建设纳 入中心年度工作规划与道路运输服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明确法治 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形成“党委抓总、科室协同、全员参与”的 工作格局。 2.压实考核导向,健全法治建设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建立法治建设考核评价体 系。将法治工作纳入科室和个人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对法治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予以 问责,激发全体人员参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