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县社会治理重点工作攻坚行动总结调度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县社会治理重点工 作攻坚行动总结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这个会议,既是一次“战中 考”的成果盘点会,也是一场“再出发”的动员部署会。上 周,我带着县委政法委、信访局、应急管理局的同志跑了7个乡 镇、3个社区,走了12个网格点,和20多位网格长、调解员、志 愿者聊了聊。在XX镇矛盾调解中心,看到老周调解室挂着 的“有事找老周,事儿准能办妥”锦旗;在XX社区“银龄议事 厅”,听到82岁的王奶奶说“现在楼道灯坏了,手机上报半小 时就来人修”;在XX派出所“警民联调室”,翻到调解台账 上“本月化解邻里纠纷23起,其中17起是群众主动参与调解 的”——这些鲜活的场景,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这说 明,只要我们把社会治理的“根”扎进群众土壤 里,把“劲”使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就一定能画出最大“同心 圆”。 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回望攻坚路: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在守正创 新中厚植治理底色 今年3月,县委、县政府部署开展社会治理重点工作攻坚行 动,明确提出“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1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达98%以上、基层治理力量下沉覆盖率达100%”三大目标。四个 多月来,全县上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 态,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从“传统手段”向“数 字赋能”转变。这里,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矛盾化解网”越织越密,变“事后救火”为“事前 预防”。 攻坚行动启动以来,我们创新推行“三级排查+四色 预警”机制:村(社区)每天开展“敲门行动”,重点排查婚 恋家庭、邻里纠纷等“微矛盾”;乡镇每周召开“矛盾分析 会”,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建档;县级每月召开“风险研判 会”,对可能升级的隐患实行“一案一策”。XX镇创新“田埂 调解法”,组织网格员、老党员、种粮大户在田间地头开“流 动调解会”,累计化解土地流转、灌溉用水等纠纷47起;XX乡 建立“乡贤评理堂”,邀请退休干部、非遗传承人等德高望重 人士参与调解,成功化解12起多年积案。截至7月底,全县累计 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895件,化解2851件,化解率达98.5%,其 中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23%,“民转刑”案件实现“零发 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矛盾纠纷就像“未爆弹”,早发 现、早处置,就能避免“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 第二,“服务群众圈”越扩越大,变“政府端菜”为“群众 点菜”。我们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治理成效 的“试金石”,创新推出“民生微实事”项目。XX社区针对老 年人“吃饭难”问题,利用闲置社区用房建成“幸福食 堂”,采取“政府补贴+居民自费”模式,每天为60岁以上老人 提供3元早餐、5元午餐,开业3个月累计服务2800余人次;XX镇 针对留守儿童的课后托管需求,组织教师、志愿者开设“四点 半课堂”,不仅辅导作业,还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手工制作等 活动,家长都说“孩子开心,我们放心”;XX街道建立“民生 需求清单”,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收集群众诉 求127条,已解决119条,其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背街小 巷路灯改造”等12项工程被列入年度民生实事。特别让我感动 的是,在XX村“村民议事会”上,78岁的老党员李大爷提 出“村道两旁缺少休息椅”,村“两委”当天就现场办公,3天 后6把木椅就安装到位。他说:“干部把我们的话当回事,我们 更要把村里的事当自家事。”这启示我们:社会治理的温 度,藏在每一次俯身倾听里;治理的合力,源于每一件民生小 事的回应。 第三,“数字赋能键”越按越活,变“经验驱动”为“数据 驱动”。我们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社会治理 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精准型”转变。县社会治理指挥中 心整合了公安、城管、应急等12个部门的23类数据,建成“一 屏观全域、一键查动态”的智能平台,今年以来通过视频巡查 发现并处置占道经营、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327起,处置时效从 平均2小时缩短至15分钟;XX社区试点“智慧社区”APP,居民 可以在线报事报修、查询政策、参与投票,上线3个月注册用户 达86%,物业投诉量下降41%;XX派出所推广“AI+反诈”预警系 统,通过分析群众通话、短信异常行为,精准拦截诈骗信 息1200余条,为群众挽回损失80余万元。前两天,我在指挥中 心看到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某水库堤坝有渗漏点,立 即调度水利部门现场处置,避免了可能的险情。这让我更加坚 信: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加速 器”,关键要让数据“跑起来”、让群众“用得上”。 二、直面问题短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差距,在清醒 认知中强化责任担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社会治理还存 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层治理力量“头重脚轻”。部分乡镇(街道)存 在“重部署、轻落实”现象,对网格员的管理停留在“签到打 卡”,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比如,有的网格员反映“每天 要上报10多项数据,却没有时间和群众深入交流”;有的 村(社区)“两委”成员年龄偏大,对“智慧平台”操作不熟 练,导致“数据下不去、问题上传慢”。上周调研中,XX村网 格员小张说:“我负责的网格有320户,光录入人口信息就花了 半个月,入户走访只能挑晚上,很多群众白天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