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全县信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 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 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信访工作会议部署要 求,总结去年以来全县信访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挑 战,系统谋划下一步重点任务,推动全县信访工作再上新台 阶、开创新局面。 刚才,县信访局通报了上半年信访工作情况,XX镇、XX局作 了交流发言,讲得很实在、很有针对性;XX副县长对当前重点 任务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 面,结合近期调研掌握的情况和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望来时路,在总结成绩中坚定信心决心 去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转段、经济恢复发展、基层治理深 化等多重任务叠加的复杂局面,全县信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主线,做了 大量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这里,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矛盾化解更有“温度”。 去年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 降18.7%,其中网上信访占比提升至63%,重复信访率下降 至4.2%,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全县信访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 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生动实践。比如XX镇创新“乡贤调解 团+网格走访日”机制,组织退休干部、老教师、致富能手组 建32支“流动调解队”,走村串户开展“板凳会”“田间 访”,成功化解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积案27件;XX街道建 立“信访代理员”制度,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 供“代反映、代跟进、代反馈”服务,让“群众跑腿”变 为“干部跑路”,群众满意度从82%提升至91%。这些案例充分 说明,只要我们带着感情、放下架子,把群众的“小事”当作 自己的“大事”,再难的问题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是机制创新更有“力度”。 去年我们聚焦“源头预防、 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 验。比如在全县推开“信访事项全周期管理”模式,将信访工 作纳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一张网”,建立“首 接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满意度评价制”闭环管理体 系,对127件初次信访事项实行“清单化”交办、“项目化”推 进,平均办理周期从28个工作日压缩至16个工作日,群众初次 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89%。再比如针对网上信访占比逐年上升的 趋势,我们升级改造“XX县信访云平台”,开通“视频接 访”“智能问答”功能,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实现“网上受 理、网下办理、网上反馈”,去年通过平台解决的民生类问题 占比达76%,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队伍建设更有“硬度”。 信访工作是“磨刀石”,也 是“试金石”。去年以来,我们通过“上挂下派”“实战练 兵”“案例复盘”等方式,累计培训信访干部320人次,选 派15名年轻干部到省、市信访部门跟班学习,在征地拆迁、房 地产遗留问题等“火线”岗位锻炼干部28人。现在看,这支队 伍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作风形象有了明显提升:有的同志 为核实一个细节,连续3天蹲守工地走访工人;有的同志为推动 问题解决,主动协调住建、资规、民政等7个部门召开专题协调 会12次;有的同志在暴雨灾害期间,连续72小时坚守岗位,及 时处置群众避险诉求。这些“接地气”的担当、“冒热气”的 付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信访干部“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 政治责任。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的结果,是广 大信访干部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 奋战在信访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二、把握新形势,在直面问题中强化底线思维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 繁重,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从上级通报看,今 年1-7月,全省信访总量同比上升5.3%,涉及城乡建设、劳动保 障、涉法涉诉类问题占比超过60%;从我县实际看,虽然上半年 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我们高度警 惕、认真解决。 一是矛盾隐患“触点”增多。 受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市 场调整等影响,部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工程款结算纠纷等 问题有所反弹;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征地拆 迁等领域因利益分配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历史遗留 问题,比如部分小区房产证办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 范等,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仍有个别群众反复反映。特别是 近期,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个别乡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 权登记中的争议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群众多次越级上访,这说 明我们的源头预防还存在薄弱环节。 二是基层基础“支点”不牢。 有的乡镇(街道)对信访工 作重视不够,存在“重发展、轻稳定”倾向,主要领导很少过 问信访工作,对苗头性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 村(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不足,面对群众诉求要 么“躲、拖、推”,要么“简单粗暴”,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 题;还有的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遇到跨领域、跨层级的问 题,相互踢皮球、打太极,让群众“来回跑、反复找”。比如 近期XX村因灌溉用水纠纷引发的集体访,涉及农业农村、水 利、属地乡镇等多个部门,但由于沟通协调不畅,问题拖延了 半个月才解决,群众意见很大。 三是网上信访“痛点”凸显。 虽然我们的“信访云平 台”运行逐步规范,但仍存在一些短板:有的干部对网上信访 重视不够,存在“重网下、轻网上”倾向,对网上的群众诉求 回复不及时、办理不认真,导致重复投诉;有的平台功能还不 够完善,比如智能分类识别准确率不高,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时 被分到不相关的部门,影响办理效率;还有的干部对网络舆情 研判能力不足,对一些苗头性的网络舆情反应迟缓,没有及时 介入引导,导致小事变成热点。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就 会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同志们,信访工作是观察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检验干 部作风的“试金石”。当前我县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承上启 下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