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高中教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县高中教师表彰大会。窗外蝉
鸣正盛,室内暖意融融——这暖意,来自刚刚揭晓的高考捷
报,更来自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汗水与心血写就的育人故事。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县教科局,向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
主任、师德标兵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30年来扎根一线的老教
师、向默默支持教育事业的家属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
有为高中教育付出心血的同仁们,道一声:辛苦了!
一、回望奋斗路,那些用“笨功夫”写就的教育答卷
今年高考,我县一本上线人数突破1200人大关,较去年增
长18%;本科上线率达68%,创近十年新高;更令人振奋的
是,乡镇高中表现亮眼——有个中学本科上线人数同比增
加42%,XX职校综合高中班实现“低进高出”,3名学生考
入985院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坚守。
我曾在凌晨5点巡查过XX中学的早自习教室,看到高
三(7)班班主任王老师带着保温杯逐个检查学生背诵,笔记本
上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点;曾在周末走访XX乡
中,撞见数学组全体老师蹲在办公室吃泡面,只为赶制一套针
对农村学生的“生活化数学题库”——他们说,城里的模拟卷
离咱孩子的生活太远,得把玉米种植、家畜养殖编成应用
题,孩子们才愿学、能懂。
还有让我眼眶发热的细节:XX高中李老师去年做完甲状腺手
术,医生叮嘱要静养3个月,可她只休息了两周就带着药回到课
堂,说“高三孩子等不起”;XX二中张老师女儿高考当天,他
把监考任务调到了自己所带的班级考场,“陪女儿考试是我的
私事,但陪我的学生考试,是我的责任”;更不用说那些常年
住在教师周转房的年轻老师,有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就送回老
家,有的夫妻两地分居却从未耽误过一节课……
这些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每天多做一点”的
坚持。正如XX中学老校长常说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我们种的不是速生林,是要长成栋梁的树,得耐着性子浇水、
施肥、修枝。”今天,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
笑靥如花,看到家长握着老师的手说“孩子说您比亲爸妈还
亲”,就知道所有的“笨功夫”,都值得。
二、坚守育人心,在浮躁中守护教育的“本真底色”
这些年,教育领域不乏“新概念”“新方法”:有的学校
搞“军事化管理”,把学生时间精确到分钟;有的老师迷
信“刷题战术”,用卷子堆出“虚假高分”;更有甚者,用物
质奖励替代情感引导,把师生关系异化为“交易”。但在我们
的教师队伍里,我看到了另一种选择——
XX中学陈老师,从教28年,坚持每天写“学生成长日记”。
她的备课本里,除了教案,还有“小宇今天主动帮同学搬
书,要在班会课表扬”“小雨数学考砸了,可能是因为奶奶生
病分心了”这样的记录。她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难懂的
书,得蹲下来,用真心去读。”去年高考,她带的班级出了全
县文科状元,可她最骄傲的不是这个,而是毕业典礼上,全班
学生给她写的信里说:“陈老师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怎么考高
分,更是怎么做个有温度的人。”
XX职校刘老师,是汽修专业的高级技师。他常说:“职业教
育不能只教技术,更要教做人。”去年带学生去4S店实习,有
个徒弟嫌洗车累,偷偷溜回宿舍打游戏。刘老师没批评他,而
是带着他在车间干了整整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