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 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就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就业工作开展情 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全力推动全市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 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区)政府主 要负责同志,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市直有关部 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等。刚才,市人社局、* 县、* 区分别作了汇报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在就业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和 下一步计划,讲的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 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全市就业工作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新挑战,全市上下坚持把就业 工作摆在民生保障的首要位置,以破解 “就业难” 与 “招工难” 结构性矛盾为 核心,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整体呈现稳中有进、进 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从整体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 以内,低于全省平均 水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的 结果,也是广大企业积极担当、求职者主动作为的体现。 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各部门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区通过走访 摸排明底数,精准绘制就业 “供需地图”,为后续的就业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 础。他们聚焦当地的主导产业,对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全面走访,梳理出用工需求余 人,同时摸排出劳动力资源余人,并按年龄、技能、就业意愿分类建档,建立了 “区 - 镇 - 社区” 三级联动机制,每周更新劳动力台账,实现了企业岗位与求 职者技能的精准对接。又如,县积极搭建 “线上 + 线下” 立体化就业网络,今年 以来主办了场大型公益招聘会,组织余家企业提供近个岗位,吸引余人次参与,现 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余人;同时,他们还组织企业走进当地的高校开展专场招聘 会,依托 “三公里” 就业圈平台实时推送岗位信息,有效破解了信息不对称难 题。再如,市高新区加强培训强技能,坚持 “需求导向、产教融合”,通过岗前培 训、技能提升、特色培训三大工程,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力。他们为当 地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分三期培训名新员工,课程设计突出实操性,参训人员结业后 考核通过率高达 *%,为企业缩短了员工培养周期。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但同 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 挑战,比如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企业 “招工难” 与部分劳动者 “就 业难” 并存;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技能需求与现有劳动力技能不匹配的问题日益 显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 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正视问题,找准差距,深刻认识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 严峻复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容忽视。只有找准差距、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应 对挑战,推动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企业层面来看,部分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 业对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市场上符合要求的求职者相对较 少,导致企业 “招工难” 问题较为突出。例如,我市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 产的企业,今年计划招聘名高级工程师和名熟练技术工人,但经过多次招聘,目前 仍有 *% 的岗位空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从劳动者层面来看,一些年龄 较大、技能单一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业难度较大。据统计,全市登记失 业人员中,年龄在岁以上、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达到%,这部分人员再就 业的成功率相对较低。 二是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就业服务平台和机 制,但在服务的精准性、高效性和覆盖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部分 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滞后,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企业岗位信息和劳动 者求职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对接;一些就业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对 就业政策的理解和宣传不到位,不能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此 外,针对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还不够精 准,缺乏个性化、差异化的帮扶措施。 三是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缓解 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市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开 设的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员结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另一方 面,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操训练不足,学员的动手能力得 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对培训过程的监管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 重培训数量、轻培训质量的现象。 四是企业用工环境有待优化。一些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问 题,比如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社会保险缴纳不及时、工作时间过长、劳动报酬偏 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和稳定性,也导致企业难以吸引和 留住人才。据市人社局对全市家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有 * % 的企业存在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有 *% 的企业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下一阶段就业工作 针对当前全市就业工作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