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书记在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书记在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 实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防汛抗旱有关会议要求,分析 研判全县防汛抗旱形势,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任务。6月1日 起,全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南方地区更是进入了主汛 期,7月1日,北方将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到了 最关键、最吃劲的关头。刚才,气象局通报了今年汛期气候预 测情况,水利局汇报了防汛准备工作进展,几个重点乡镇和部 门也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关键是要落到实处。下 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极端严峻形势,切实增强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感、 紧迫感和危机感 今年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挑战之严峻,可以说 是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高度警惕,绝不能有丝毫麻 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一)气候条件极其异常,风险系数前所未有。根据气象、 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县及上游地区降水总量较常年明显 偏多,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局地强降雨、台风影响等极端天气 事件交织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在座不少同志可能认为,我县地 处北方,多年未遇大洪水,风险不高。这种思想极其危 险!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就是最沉痛的警示,郑 州同样位于北方,单小时降雨量突破201.9毫米,三天降雨量相 当于全年总和,最终因风险意识薄弱、应急准备不足、指挥调 度失当,造成380人死亡失踪,其中地铁5号线淹水等本可避免 的伤亡事件,被国务院调查组定性为“责任事件”。调查结论 明确指出,当地干部存在“北方不会发生大洪水”的严重误 判,对极端灾害“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 当”,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现实告诉我们,极端天气不分南 北,洪水不会因我们是北方县就绕道而行!我们必须深刻汲取 历史教训,彻底摒弃“多年未灾”的侥幸心理和“北方无大 汛”的思维定式,以郑州之鉴警醒自身,麻痹大意就是最大的 风险隐患,思想松懈就是失职渎职的开端! (二)地理环境先天脆弱,灾害隐患前所未有。我县地处长 江中下游,境内有多条重要江河支流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大 江大河”水网格局。大江大河水位极易受上游来水和本地强降 雨双重影响,防汛战线长、压力巨大。更要命的是,我县地形 地貌极为复杂,西部和北部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区,山高坡 陡、沟壑纵横,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极高易发 区、频发区。东部和南部地势相对低洼,河网密布,是洪涝灾 害的传统重灾区。全县分布着7座大中小型水库,还有两座大型 水库和数座“头顶库”,这些水库既是防洪调度的关键工 程,也是我们必须死守的安全底线,一旦失事,后果不堪设 想。城区及部分中心镇区,由于历史欠账和快速发展,排水管 网标准不高、能力不足,遭遇强降雨极易发生严重内涝。可以 说,从高山到平原,从河流到城镇,处处是风险点,处处是薄 弱环节。 (三)防御体系仍有短板,现实挑战前所未有。虽然近年来 我们持续加大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历史欠账多、 基础薄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部分堤防标准不高、存在险工 险段;一些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和治理措施还不 够完善;部分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和山塘,运行管理、巡查 值守存在薄弱环节;城市排涝能力依然不足,应急抢险队伍和 物资储备在应对全域性、多灾种并发时可能捉襟见肘;部分干 部群众的风险意识、避险自救能力仍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 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被极端天气 引爆。 (四)政治责任重于泰山,工作要求前所未有。防汛抗旱工 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 社会和谐稳定。这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对我们执政 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的重大考验。任何环节的疏忽、任何责任 的缺位、任何工作的失职,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 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全县上下务必深刻认识到今年防汛工作 的极端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 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 上,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 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 作,坚决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 二、聚焦关键领域环节,全力以赴筑牢防汛抗旱的铜墙铁壁 防汛抗旱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狠抓 落实。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牢监测预警。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密切 监视天气、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地质灾害风险变化,加 密会商研判频次,努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要充分 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和传统方法相结合,确保信息测得到、测 得准、传得快。要健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 第一时间直达基层一线、直达工程管理单位、直达受威胁群 众,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对山洪灾害危险区、 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水库下游影响区等重点区 域,要落实“叫应”机制,确保关键时刻能叫醒、能回应、能 行动。 (二)抓实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会后,要立即在全县范围内 开展新一轮拉网式、起底式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排查 七个方面。一是江河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历史溃口 段等。二是水库山塘:特别是病险水库、小型水库、“头顶 库”、山塘的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