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十五五规划 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主要任 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 的部署要求,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对下一 步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市发展改革委和市直 有关部门作了很好的汇报,与会领导和专家也提出了许多富有 建设性的意见,听了很受启发,我都赞同。编制和实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 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 年,也是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能级跨越的重要窗口期。 编制好一部站位高远、前瞻科学、务实管用的“十五五”规 划,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福祉,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 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 量完成好规划编制各项任务,为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宏伟 蓝图。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十四五”,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市情特征 谋划未来,必先立足当下、回看砥砺来路。“十四五”时期 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 面,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攻坚 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根据近期国 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实 施中期评估报告,以及我市已开展的类似评估工作所揭示的趋 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市“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 标指标总体执行情况良好,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活力得到 充分彰显。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我们的一些核心产业 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 过1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5%,成为稳增长的重要 引擎。同时,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和能源保障方 面持续发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 新进步,部分生态指标如地表水优于Ⅲ类水体比例等已提前完 成“十四五”目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 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 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与挑战。这些问题,既有全国性的共性难题,也有我市发展阶 段的特有矛盾。一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巨大。正如 一些研究指出的,我们与其他许多转型中的城市一样,面临着 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旧动能转换“青黄不接”的局面。高新 技术产业占比有待提高,产业链条不够长、韧性不够强,特别 是与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产业深度融合不足,竞争 力存在差距。二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亟待增强。全社会研发 投入强度虽然逐年提升,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 距。一些城市“十四五”末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目标已设定 在4.5%以上,而我们仍需奋力追赶。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结 构性人才矛盾突出,创新平台能级不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 偏低,这些都制约着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三是资源要素瓶 颈日益趋紧。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硬约束持续收紧,尤其 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并 存,“城市病”问题显现,对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出了更高要 求。四是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百舸争 流,如果我们不能在“十五五”时期抢占先机、塑造优势,就 可能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风险。 总而言之,“十四五”的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市正处 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机 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坚持用全面、辩 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形势,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 安思危、未雨绸缪;更要坚定发展信心,善于在危机中育先 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编制“十五五”规划的过程,就是我们 深化市情认识、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凝聚发展共识 的过程。 二、理清“十五五”,科学确立新发展征程的思路目标 谋定而后动,方能行稳致远。高质量的规划,必须有科学的 思路和明确的目标作为引领。“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要坚 持“抬头”与“俯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抬头”就是 要“上接天线”,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十五五”时期发展的 战略意图,准确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政策取向,确保我市 规划与国家、省的规划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上级的部署要 求不折不扣地转化为我市发展的具体行动。“俯身”就是 要“下接地气”,从我市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现实基础出 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摸清实情、找准问题、 问计于民,使规划真正植根于*这片热土,体现群众期盼,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目标设定上,我们要处理 好“稳”与“进”、“立”与“破”、“继承”与“创新”的 关系,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体系。 第一,在经济发展上,要锚定“质”与“量”的协调增 长。“十五五”时期,我们仍需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为转型 升级和改善民生提供坚实支撑。一些地区已经提出2025年地区 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的预期目标,我们要科学测算,设定一个 既积极又稳妥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在“质”上实现新 突破。要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任务,推动产业结构向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 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