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中级人民法院2025年“四强”党支部创建经验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5 年“四强”党支部创建 经验材料 2025 年,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三党支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紧紧围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 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创建标准,精心创新并实施“铸魂·强 基·赋能·领航”四大工程,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司法特色的“红 色法徽”党建品牌,为新时代法院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 不断的强劲动能。 一、实施“铸魂工程”: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一)构建全方位“三维学习”体系 1.联动学习机制。建立起“党组领学+支部研学+党小组促 学”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学习传导链条。党组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率先开展深入学习,把握学习方向和重点; 支部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学习,将学习内容细化、深化;党 小组则负责促进党员个体的学习,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积极参与 到学习中来,不遗漏任何一个学习环节。 2.创新学习制度。创新推出“晨读一刻钟”政治理论学习制 度,利用每天早晨的一刻钟时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政治理论知 识。这一制度既不占用过多的工作时间,又能保证党员每天都有 固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 精心开发“习近平法治思想司法实践 20 讲”微课程,将习近平 法治思想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以通俗易懂、简洁精炼的方式进 行讲解。通过这一微课程,党员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习近平法 治思想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全年累计开展专题学习达 36 次,党员们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总数多达 82 篇。 3.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法官前往红色法庭旧址开展 “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在红色法庭旧址这个充满历史意义的 地方,党员法官们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们在司法工作中的坚 定信仰和伟大精神。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使政治忠诚教 育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深深融入到每一位党员法官的司法血 脉之中,让他们在日常的司法工作中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 色司法基因。 (二)精心打造“法耀天平”品牌 1.“党员政治生日”仪式。设立“党员政治生日”五个一仪 式,包括重温誓词、赠送贺卡、分享初心、书记寄语、承诺践诺。 在党员的政治生日这一特殊时刻,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唤起党员 对入党时的庄严承诺的回忆,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赠送贺卡则 是一种温馨的提醒和祝福,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分享初 心环节,党员们讲述自己入党的初衷,激励自己和其他党员不断 前行;书记寄语为党员提供了指导和鼓励;承诺践诺则促使党员 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2.创建党建文化阵地。创建“党建文化长廊”,精心设置“习 近平法治思想实践墙”。在党建文化长廊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形 式展示党的历史、党建知识、法院文化等内容,使党员和群众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随时能够接受党建文化的熏陶。“习近平法 治思想实践墙”则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院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成果,以实际案例、数据等形式进行展示,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 会“说法”的生动教材,每个角落都具备“育人”的功能。 3.开展演讲比赛。积极开展“法徽映初心”演讲比赛,为党 员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达对司法工作热爱和对初心坚守的平 台。在比赛中,党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悟,讲述在司法 工作中的点滴故事,展现出法徽下的初心与担当。此次演讲比赛 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中 3 名党员凭借精彩的表现,在全省法院 系统中脱颖而出,荣获奖项,为党支部争得了荣誉。 (三)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1.建立“三必报”机制。针对重大案件,建立起“三必报” 机制,即立案必报、审理必报、判决必报。这一机制确保了党支 部能够及时掌握重大案件的相关信息,从立案环节开始,到审理 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再到最后的判决结果,全程跟踪,以 便对可能涉及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应对。 2.制定防控指引。制定《司法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指引》, 这一指引明确了在司法工作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风 险点,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从司法文书的撰写、 案件的公开审理到与媒体的沟通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为司法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3.开展专项行动。组织“清朗网络·法治护航”专项行动, 在网络空间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上,充分发挥司法的保 驾护航作用。通过依法治理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等违法行为,维 护网络空间的法治秩序。全年共稳妥处置舆情 12 起,无论是涉 及司法案件的舆情,还是与司法形象相关的网络舆论事件,都能 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司法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不受侵 犯。 二、推进“强基工程”: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一)优化支部班子结构:“头雁+群雁”协同共进 1.选配支部书记。精心选配具有 20 年党龄的刑事审判专家 担任支部书记,这位支部书记不仅具备丰富的刑事审判经验,而 且在党性修养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他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 党建工作相结合,为党支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专业的指 导。 2.组建年轻化支委班子。组建了一支“1 名副书记+3 名 85 后委员”的年轻化支委班子。这样的班子结构既保证了有经验丰 富的领导核心,又注入了年轻一代的活力与创新思维。年轻的支 委委员们充满朝气和创造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 新要求,为党支部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 3.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安排支委 成员与青年法官进行结对培养。在这一计划中,支委成员作为经 验丰富的“蓝方”,将自己的审判经验、党建知识和工作技巧传 授给青年法官;青年法官作为充满潜力的“青方”,积极向支委 成员学习,快速成长。通过这种结对培养的方式,2 名支委凭借 出色的表现入选全省法院党建人才库,为法院党建工作树立了优 秀的榜样。 (二)创新“五化”工作法:全面提升支部建设水平 1.支部建设标准化。大力推行支部建设标准化,制定了涵盖 23 项工作规范的详细标准。从支部的组织设置、党员发展、党 员教育管理到支部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规范要 求。这使得支部建设有章可循,各项工作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有 序开展,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提高了支部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2.组织生活常态化。建立“三会一课”质量评价体系,以确 保组织生活常态化。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