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派出所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派出所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近年来,XX 市 XX 区派出所着眼于基层治理中的关键难题, 着力在“五个强化”方面下苦功,不断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构建 区域协调、条块协作、上下协同、共创共享的党建引领派出所基 层治理新模式。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引领力” 始终将基层党组织建设视为重中之重,筑牢基层党组织在基 层治理中的核心堡垒作用。 1.构建党建帮扶体系。派出所主要领导、副书记、副所长分 别挂钩 1 个警务区、1 个社区(村)警务室和 1 个治安防控网格; 所内党支部委员、警长分别与 1 个社区(村)警务室和 1 个治安 防控网格建立联系。相关人员每年到联系点实地走访调研不少于 3 次,协助解决至少 2 个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共有 35 人对接 12 个社区(村)警务室,开展走访调研 360 次,解决问题 120 个。 2.推进警务体制改革。优化部门设置与职能划分,明确派出 所不再承担与警务核心职能无关的任务,内部设置指挥调度室等 6 个办公室,勤务保障室等 5 个服务中心,并设立社区警务专项 服务站。促使派出所聚焦于治安防控、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主 责主业,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综合协调与引领作用。 3.加强多方联动合作。建立派出所、辖区单位与社区(村) 的党建联动机制,3 个警务区与辖区内 10 家单位党组织构建信 息共享制度,12 个社区(村)警务室与辖区内 40 家单位党组织 设立定期议事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向心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推进在职民警“双报到”工作,确保常态 化参与社区(村)基层治理事务,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服务水平。 二、强化社区民警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带动力” 社区民警是基层治理和社区稳定的关键力量,加强社区民警 队伍建设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 1.优化队伍构成。综合考量社区(村)规模、人口数量、治 安状况、人员结构、辖区场所数量以及特殊群体等因素,结合社 区(村)警务室人员调整工作,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良 好、群众工作能力强、应急处置能力强的“双优双强”人员充实 到社区民警队伍中,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的能力。目前, 共有社区民警 80 名。 2.健全激励保障。社区民警的薪酬待遇采用“基本工资+绩 效奖励+特殊津贴+职业风险保障+健康保险+社区治理成果奖励” 的结构形式,推行薪酬层级体系改革,切实加强薪酬保障力度, 激发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积极为社区民警提供晋升机 会,如内部评优评先、向上级部门推荐等,有效拓宽民警的职业 发展通道。 3.注重能力培养。扎实推进社区民警队伍能力提升计划,分 岗位、分业务进行全面培训,积极鼓励社区民警参加执法资格、 社区警务等专业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对取得高级执法资格的民 警每月给予 200-500 元的资格津贴,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每 月给予 150-400 元的学历津贴,不断提高社区民警队伍的履职能 力。 三、强化驻社区辅警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助推力” 将强化驻社区辅警力量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选派 优秀辅警补充基层治理力量。 1.精准选派驻社区辅警。按照“按需选派、合理布局、精准 定位”的原则,明确驻点、人员、任务、职责,结合社区(村) 治安复杂区域等实际情况,确保人员与岗位相匹配,有效充实社 区(村)治安防控力量。同时,由社区(村)警务室牵头,为社 区(村)居民至少办好 8 件实事。截至目前,在全区 6 个治安重 点社区(村)选派了 6 名驻社区辅警骨干、12 名驻社区辅警。 2.严格管理与考核。严格执行“四个纳入”,驻社区辅警的 党组织关系、考核评价、日常管理、工作调度纳入社区(村)警 务室统一管理。围绕“治安防范、信息收集、纠纷调解等主要工 作内容,通过工作汇报、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台账检查等方式 对驻社区辅警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记录